翔宇青年引航工程——高级翻译学院成功举办2024年“我为两会做翻译”大赛

2025-04-13 18:44:28

翔宇青年引航工程——“我为两会做翻译”自2012年开始举行。经过13年的发展,已成为北京市高校具有示范效应的特色品牌活动。2022年起,大赛拓展为京内外高校参加的大型赛事,吸引了多所高校学子参与,育人效果显著。

2024年“我为两会做翻译”大赛初赛于4月进行,比赛分为口译组、笔译组,共有来自京内外4所高校百余名选手报名。经选拨,共16名选手成功入围两个组别的决赛。各项赛题经过精心设计和选择,围绕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关国际要闻,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国计民生各方面,具有鲜明的时效性与时代感,从词汇水平、翻译能力及思辨能力等多维度对选手进行全方位考察,给予广大学子同台竞技、展示自我、互学互鉴的机会。

2024年我为两会做翻译

2024年“我为两会做翻译”合影

口译比赛中,选手们台风稳健,沉着冷静,体现了口译员的优良素质。在主题演讲环节,选手们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对两会的理解,或列举中国大国外交成果、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成就,阐述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承担的责任,展现了娴熟的公共演讲技巧,以及青年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笔译赛场,选手们认真理解翻译文本,斟酌词句,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英中、中英两个篇章的翻译任务。

交传比赛现场

交传比赛现场

在点评环节,姜钰老师首先对本次决赛的设计和组织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整个比赛环节设置科学合理,全面地考察了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大赛为选手们提供了真实的翻译场景,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现风采的平台。同时,姜老师认为口译选手在翻译的精准性、基础知识的储备、术语的积累等方面仍有进步空间,指出选手们应重视数字及专业术语的翻译,注重与听众的眼神交流,提高理解和表达的完整性。姜老师也指出在未来将对比赛形式加以创新,迎接技术对于翻译专业的挑战。

宋振美老师从思政的角度为选手们提供了翻译建议,指出翻译需要精准结合背景、有时效地进行翻译,要结合当今实事,充分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等关键词的内涵,学习官方翻译的精准性和生动性。宋老师希望同学们勇于担当,加强责任意识,上下求索,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优秀使者。

活动最后,学院党委书记蔡坚老师用了三组关键词对比赛进行了总结。首先是“祝贺”,选手们的精彩表现、高水平的口笔译能力、对两会知识全面的了解,都给评委和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是“责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翔宇青年引航工程—“我为两会做翻译”经过12年的打造,已成为校内知名的思政品牌活动。作为二级学院,有责任落实“思政+专业”的立德树人模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关注“两会”相关知识,关注时政热点和国内外大事,提高担当时代使命、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和责任感。最后是“行动”,今年是学校建校60周年,二外人更加怀念周恩来总理。她引用周总理为外交部翻译定下的16字准则“站稳立场、熟悉业务、掌握政策、严守纪律”以及对翻译水平的要求“完整、准确、通顺、易懂”,提出作为新时代的译者,应该在翻译生涯中,践行周总理的翻译准则,以青春之名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高水平中外人文交流使者。

蔡坚老师总结

蔡坚老师总结


经过现场打分、实时算分,现场公布了获奖名单,嘉宾们为获奖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选手们纷纷表示本次比赛让他们发现了许多不足和提升空间,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高级翻译学院将继续依托翔宇青年引航工程,不断扩大此项大赛的影响和参赛范围,提升“专业+思政”第二课堂平台的效果,助力优良学风的培养。


责任编辑:李婉泽 杨力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4月13日下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由高级翻译学院主办的2024年“我为两会做翻译”大赛在求是楼综合报告厅成功举办。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