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由我院副院长马代远教授牵头,联合四川省肿瘤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共同完成的科研项目《上消化道肿瘤进展机制初探及精准治疗体系构建》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上消化道肿瘤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该项目聚焦上消化道肿瘤疾病进展分子机制、缺乏靶向药物、系统治疗后易耐药、综合治疗体系尚不完善等临床问题,通过分子生物技术、动物模型、类器官技术、临床队列研究等方法, 针对上述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多个与食管癌、胃癌疾病进展相关分子,筛选了多个药物治疗潜在新靶点,探索了胃癌免疫治疗耐药的可能机制,建立了多种食管鳞癌治疗预后预测模型,形成了局晚或晚期食管鳞癌治疗指南。 学术影响深远,获得国际认可 项目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也已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相关论文已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90余篇,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50.3,充分彰显了该研究的创新性与国际影响力。此外,项目组已获授权专利10项,展现出巨大的临床转化与应用潜力。
|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对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显著社会与经济效益的项目及人员的权威认可。此次获奖,不仅体现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在肿瘤防治与研究方面的深厚积累,也彰显了医院在医学科研与临床转化方面的领先实力。
马代远教授表示,该项成果凝聚了团队多年来的心血与智慧,未来将继续深化上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向临床应用,为广大患者带来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马代远 |
下面是获奖者代表马代远同志简介:
马代远,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第九届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委员、鼻咽癌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四川省医师协会第一届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会长;四川省医学创新研究会第一届肿瘤靶向治疗分会会长;四川省医学会第九届放射肿瘤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第四届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四川省肿瘤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四川省医院协会城市医院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科研教学:作为肿瘤学国家临床重点学科(肿瘤学)负责人,累计主持及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国家中管局、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南充市等各级课题20余项,为,累计实际可支配科研经费超过100万元。形成了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肺癌基因多态性与发病机制及放化免疫综合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综合治疗及放射免疫转化研究等稳定的科研方向,研究领域涉及肿瘤预防、肿瘤综合治疗模式、肿瘤治疗并发症预防、肿瘤疗效预测等几个方面,研究成果先后Cancel Cell, Advance Science,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中华肿瘤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等期刊发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累计100余篇。研究成果获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 2项,南充市科技进步奖3项。多年来先后担任临床医学本科放疗方向、影像本科《肿瘤放射治疗学》课程主讲教师,获2008年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影像系一等奖、川北医学院一等奖,2012年带领放射肿瘤学教研室获得川北医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2017年被评为川北医学院教学标兵,2017年获川北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硕士研究生29人,博士生4名。作为川东北地区第一位肿瘤学博导、博后导师和省内肿瘤系统治疗领域领军人才,为川东北乃至全省的肿瘤防治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简介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始建于1974年,是川东北地区最早开展肿瘤综合治疗的医疗机构。目前肿瘤科开放床位183张,分头颈肿瘤、腹部肿瘤、胸部肿瘤三个病区六个亚专业组,同时一体化管理肿瘤放射治疗中心、肿瘤日间化疗中心。
学科顶层设计高位推动
2010年四川省卫计委正式立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为四川省卫计委肿瘤学重点学科建设学科;2013年正式批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为四川省卫计委医学乙级重点学科、2016年动态评审批准为医学甲级重点学科;2022年成为四川省卫健委支持的首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24年成为四川省卫健委首批“临床重点专科联盟单位”;2024年8月,肿瘤科成功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22年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于2024年通过教育部验收。2015年成为南充市卫计委南充市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科室,医信天下《2023中国地市医院排行榜》,肿瘤专业排名西南区第一。肿瘤科现为:中国抗癌协会系列共建单位(产学研、科普患教、诊疗技术培训推广、防筛技术培训推广、康复技术培训推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肿瘤影像与康复治疗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骨髓抑制规范化管理优秀中心、全国CINV规范化管理示范病房、中国肿瘤营养基层500强科室;四川省医师协会第一届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会长单位、四川省医创会肿瘤靶向治疗分会会长单位、四川省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四川省肿瘤科专科护师培训基地、四川省中西医协同MDT肿瘤诊疗联盟单位;川东北肿瘤放射治疗专科联盟主席单位、川东北临床研究专科联盟主席单位。肿瘤科经过40余年的努力,真正成为了川东北地区实体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医疗、教学、科研中心。
专科人才队伍笃学精进
肿瘤科拥有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的恶性肿瘤的防、筛、治、研一体化的创新型肿瘤人才团队,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8人,博士研究生9人、在读博士9人,硕士研究生37人。教授(主任医师)5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0人、讲师(主治医师)7人、助教(住院医师)13人;物理师7名、技师14名;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2人、护师29名。团队拥有国家级学术组织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青年委员,省级学术组织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国家和省质控中心专家多名。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厅级课题15项,年平均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国家级课题1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南充市科技进步奖3项。
临床研究:肿瘤科已承接80余项国际、国内多中心GCP项目及多项国内及省内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并联合发表多篇高质量临床研究的SCI文章,单篇影响因子最高50.3。
科室从2007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18年与暨南大学、2023年与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专著)9部。3人参与国家级恶性肿瘤指南/共识编写。
自2000年在川北医学院开设了本科放射肿瘤学专业分流方向,承担了《放射肿瘤学》、《肿瘤学总论》、《临床放射物理学》、《临床放射生物学》、《肿瘤内科学》、《肿瘤介入学》、《放射治疗技术学》、《临床医学概论》等专业课程教学。培养的学生已工作在全国十余个省市的肿瘤防治一线。
肿瘤临床诊疗精准领航
科室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示范并推广高水平肿瘤诊疗技术,辐射带动周边,为集肿瘤基础研究、肿瘤放疗、肿瘤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姑息医学为一体的、本地区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综合性肿瘤防治中心。肿瘤科目前拥有Elekta Infinity、Elekta Synergy进口直线加速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光学体表引导放疗(SGRT)、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静态调强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等系统、Philips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进口铱-192三维后装放疗系统、常规模拟定位机、剂量监测系统、射频热疗机、微波治疗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同时依托川北医学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拥有先进的肿瘤基础研究、药物临床实验的仪器设备及研究平台。
特色医疗
1.在放射治疗方面目前主要以动态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SBRT)、铱-192三维后装治疗、近距离插值放疗及其他常用放射治疗技术,开展了“基于无创体位固定的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疗技术”、“3D打印制作放疗组织补偿膜技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 技术”、“EPIgray在体剂量验证技术在胸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等多项放疗新技术。持续引领川东北地区放射治疗的发展,放射治疗的质量和水平多次受到四川省放射治疗质控中心的通报表扬。同时开展肿瘤消融、介入、高强度聚焦超声等微创肿瘤治疗技术。
2.在肿瘤内科方面主要开展各种实体性肿瘤的新辅助化(放)疗、同期放化疗、辅助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热疗、中医药治疗、姑息治疗等。
五十年磨剑终成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将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为“新引擎”,在更高起点上奋楫扬帆,扎根川东北,辐射全川,面向全国,为区域肿瘤专科发展打造“国家队”标准,带动川东北、渝东北、成渝北部地区、川陕甘渝结合部肿瘤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图/文│吴红梅
一审一校│杜国波
二审二校│皈燕
三审三校│马代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