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协办2025年《中国电力》春季学术论坛暨青年科学家学术沙龙
4月17日至18日,2025年《中国电力》春季学术论坛暨青年科学家学术沙龙在长沙理工大学举行。电力工程系赵斌、马瑞等老党员和刘东奇、宋晨辉、谢李为、钟俊杰等青年党员负责了会议的组织、接待和协调工作。论坛以“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突破与协同创新”为主题,吸引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300余位专家学者、青年科研骨干参会,中国电力微信视频号等同步直播,累计浏览量达82万余人次。
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军辉、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院长)、《中国电力》主编单葆国,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建军,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正谊先后致辞。单葆国指出,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四高”,即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新市场主体、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高概率极端气候的严峻挑战,政策评估、电碳市场、电力气象、用户行为等新领域备受关注,尤其是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重要驱动力,将成为破解电力系统复杂性难题的关键技术路径。赵建军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电力系统智能化升级与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创新性技术支撑,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学术论坛,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展示成果的平台。刘正谊强调,人工智能凭借强大的数据挖掘、模式识别和自主决策能力,为破解电网传统技术难题提供了全新路径。人工智能与电网业务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一场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会上同步发布“基于人工智能驱动的低碳高品质新型配电系统” “‘十五五’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同规划运行关键技术” “能源电力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应用”三项专栏征稿启事,为学界搭建成果展示平台。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所所长鲁刚,我校电气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洪明,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郭庆来,国网商用大数据公司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部副主任贺志,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数字化部主任周卫华等资深专家应邀作主旨报告。大连理工大学新能源系主任袁铁江、暨南大学教授王卫良、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张雪霞在青年科学家学术沙龙环节作专题报告。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叶宇剑、西安理工大学系主任王晓卫、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所长王晶、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张苏、长沙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宋晨辉等分享了学术心得。
本次论坛通过学术研讨、技术交流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形式,系统探讨AI驱动电力系统智能化升级的核心问题。会议凝聚学界共识,为破解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源荷双侧强不确定性等挑战提供创新思路,助力“双碳”目标下能源体系高质量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