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学子开展宣讲 助力少年儿童树立航天报国志向

2025-07-22 08:17:57 雷鸿秋 吴雨珊 李少雯 王禹清

为进一步弘扬与传承“两弹一星”精神,77日至12日,来自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的30余名学生志愿者走进长春市南关区鸿城街道东风社区、朝阳区桂林街道西康路西社区等5个市内社区,位于边境地区的白山市临江市大栗子街道中心小学、六道沟镇中心学校等4所边境学校等地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10余次。

图1:7月7日志愿者张文硕、万禹含走进西康路西社区宣讲

177日志愿者张文硕、万禹含走进西康路西社区宣讲“两弹一星”精神

志愿者们围绕传承和弘扬“两弹精神”精神的主题,以核电科技知识、航空航天知识、“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等素材为基础,通过影像导入、现场讲解、互动问答、动手操作、感悟反思等形式,讲述了生活中的核辐射、“两弹一星”精神、铀的三生三世、党领导下的中国核工业等多种主题的“两弹一星”故事。

图2:7月9日团队走进鹏程社区开展“生活中的核辐射”

279日团队走进鹏程社区开展“生活中的核辐射”主题理论宣讲

图4:7月11日团队走进鹏程社区开展“两弹一星精神”主题理论宣讲

3711日团队走进鹏程社区开展“两弹一星”精神主题理论宣讲

图5:7月7日团队走进白山市大栗子中心小学开展“党领导下的中国核工业”主题理论宣讲

477日团队走进白山市大栗子中心小学开展“党领导下的中国核工业”主题理论宣讲

志愿者蒋鑫磊、万禹含走进鹏城社区,向社区儿童讲解生活中的核辐射,帮助儿童破除对辐射的恐惧,以趣味问答的方式科普核电站的建造地点与核技术的应用;志愿者向一帆、张竣舒在鹏城社区围绕“两弹一星”精神开展主题宣讲,讲述科学家精神与隐姓埋名、艰苦奋斗的爱国精神,在儿童们的心中埋下一颗科教兴国的种子;志愿者陈馨宇来到白山市临江市六道沟镇中心学校开展“铀的三生三世”主题宣讲,以身边的“核”为出发点讲述“核”的历史,启迪孩子们了解“核”是什么以及核电和核燃料循环等相关知识;志愿者赵瀚韬、王禹清在白山市大栗子中心小学开展“党领导下的中国核工业”主题理论宣讲,向孩子们普及我国核工业在党的领导下的发展历程,传递核工业精神力量。

图6:7月4日团队开展暑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备课会

574日团队开展暑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备课会

在宣讲开始前,团队前往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实地学习,并在实践调研中积累宣讲素材。志愿者在基地中近距离观看卫星研制过程,深入挖掘出“两弹一星”中“爱国+科技”的双重教育意义。在此基础上,团队开展10余次集体备课,将研制“两弹一星”的老一辈科技人才于敏、王大珩、钱学森等的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埋头苦干精神与新时代“吉林一号”等卫星研制团队的科技创新实践紧密融合,精心打磨宣讲内容。

宣讲志愿者蒋鑫磊表示,今年正值我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我非常荣幸能成为一名“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员,我以“生活中的核辐射”这个小切口,带领孩子们了解我国核工业从“两弹一艇”的国之重器到和平利用核能服务经济社会,从保障国防安全的艰苦攻关到开放合作造福民生的发展历程。

图7:7月12日鹏城社区“探索成长 快乐一夏”主题夏令营全体成员合影

6712日鹏城社区“探索成长 快乐一夏”主题夏令营全体成员合影

下一步,星火青年志愿服务队将持续创新理论宣讲形式,结合服务对象特点,打造定制式理论宣讲服务,推动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将党的创新理论传递给更多青少年学生,实现理论宣讲“声声”不息。


责任编辑:本科生党支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弘扬与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