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制度建设推进高质量党员教育

2025-04-18 08:47:57

当前,高校在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党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够、育人工作系统性不强、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结合松散等问题。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坚持以党建为统揽,以系统化思维促进顶层设计与组织实施相贯通,用聚合化方法推动育人主体与育人资源相协同,从主题教育活动制度、量化考核制度、课程思政制度、红色实践制度宣传工作制度大方面构建党员教育制度体系与育人体系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实施党员教育管理与人才培养双融双促的创新实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尤其把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写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赋予党的组织工作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组织问题,始终把按照正确路线建立组织、发展组织、提高组织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内容。省委高校工委开展基层党建制度落实年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宣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深入开展大学习、大检查、大规范、大提升活动,有力推动党支部工作条例重点任务和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落实落地。因此在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经调查实践发现,大部分高校注重对学生入党前的培养教育,却忽视了高校学生党员全过程教育管理工作,同时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缺乏有实效性的考核评价内容、指标、方法和载体等,导致工作松散、内容杂乱。因此,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保证学生党员永葆初心,需要落实从、从,抓、抓,用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来提升高校党员全过程全要素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院党委认真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整合建设资源,全要素对标先进,坚持家庭学校社会朋辈四大育人群体全员参与从主题教育活动制度、量化考核制度、课程思政制度、红色实践制度宣传工作制度大方面构建党员教育制度体系与育人体系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助力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一、坚持贯通,主题教育活动制度扎实推进

一是坚持学思贯通、知信统一。主题教育活动有制度、有方案,党委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搭建学讲坛、名人讲堂、红色实践教学等学习平台,组织党员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健全专家辅导课、交流研讨课、主题实践课课程体系;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制度,发挥协同效应。二是坚持学研贯通、高位部署主题教育活动有部署、有总结,学院党委扎实做好规定动作,并精心设计交通小红书系列读物、开展党性教育培训班等促进动作,注重立足学院特点和自身传统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打造三阶段,量化考核制度创新

学院党委根据学生党员发展每一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开展实施三阶段、三目标、三承诺、三量化考核管理,即制定入党积极分子考察、预备党员转正、正式党员再教育三个阶段的不同目标,最终形成《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学生党员、积极分子表现量化考核办法》。《办法》从思想政治、组织纪律、实践锻炼、先锋模范等四方面的工作情况考核,量化结果作为学生党员民主测评和考察、预备党员的接收和转正、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考察等阶段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真正激发广大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针对三重点,通过制度提升学习科研实效

一是重点推进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双育人模式。建立学院课程思政成果奖励制度,并在年底绩效考核中予以体现。依托精品课程建设、创新创业工坊、实践育人基地等载体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开展教授面对面”“交通早餐会”“指导员下午茶”“校友青春讲堂等活动二是重点加强对课堂教学阵地的建设管理建立学院领导跟班听课制度严把课堂和教材的政治纪律和思想建设,严守教师评聘的政治关口。三是重点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学院利用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用制度引导基层组织与海大仿真科创类社团对接,带领大学生参与教育部主办的茅以升公益桥等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形成党建+科创模式实践

、开展步走创新红色实践活动制度

建立实践制度——建立《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党员假期实践活动制度》学院全体党员每两年假期红色实践活动全覆盖,并通过实践活动线上直播、线上支部会等方式广泛开展主题创新的教育活动,依托分党校搭建党建活动平台,形成党员组队出征仪式全程保障经费支持总结表彰的全流程实践机制,全力帮助学生党员锤炼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贴近中心工作——成立党员先锋服务开展校园先锋定岗承诺践诺活动,全院500余名党员积极支持抗灾防疫捐款,近200名自发参与迎新、返校、防控工作,累计工作时长达千余小时

、做到两融合利用制度推动网络阵地建设

建立《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宣传工作制度》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党建工作同智慧校园结合,拓展网络育人平台。构建三微一站全媒体宣传矩阵,同时推出学院党建一网一微”——学院网站党建专栏、DMU青年之声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加便捷地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理论。先后推送深入党史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党史上的今天”365期,学党史,筑根基最美奋斗者”266期。开设“Vivian心语”“释读中国历史等教师党员网络宣传专栏,组织铸魂增智 正风促干网络知识竞赛让优秀党员的思想和观点得以广泛传播、引领方向。做到党宣与美文相融合,使育人从面对面延伸到键对键

通过总结分析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全要素大学生党员教育制度体系的系统化创新路径,为高校党建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提供可借鉴的工作经验与启示,有效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一、坚持系统化思维,顶层设计与组织实施相贯通

在顶层设计方面,院校党委要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全面构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的党建内容体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不断形成党员教育制度体系与育人体系深度融合模式,开创高校党建工作和育人工作新局面。同时,要抓好组织体系建设,做好融合发展的动力系统支持。在具体实施方面,在党建与育人工作、党建要求与人才培养需求、模式机制构建和实践应用的融合点上同向发力,细化任务分工和工作举措。例如,学院党委在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的过程中,先后制定了总体指导意见和具体实施方案,列出基层支部的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进度,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确保育人工作无断点、无盲区,逐步形成了党建体系与育人体系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

实施特色化路径,党员教育与人才培养相融合

把党建工作与学院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就是要使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实现育人平台、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的共享。一方面,学院要在制度层面作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根据自身办学层次和发展特色提出融合的实施方案;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创新融合方式方法,做出融合特色亮点,真正提升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的融合深度。学院党委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来增强党建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成效,建设一批特色基层组织,激发基层育人活力;打造一批党建育人品牌,彰显人才培养特色;共建一批党建育人平台,整合育人资源

责任编辑: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坚持以党建为统揽,以系统化思维促进顶层设计与组织实施相贯通,用聚合化方法推动育人主体与育人资源相协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