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经贸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在“关税风暴”中积极声音

2025-04-20 14:38:57 余心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由国际贸易学专业和数量经济学专业的24名教师组成。在全球经济不确定上升、贸易保护主义频发的背景下,支部教师积极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通过主流媒体平台深入解读复杂的国际经济问题,推动中国声音在全球贸易领域的传播。

此次,美国政府单方面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实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教工第一党支部的党员们迅速行动,依托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 13)、《央视财经》和《光明日报》等平台,积极发声、阐明中国立场、剖析全球影响,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了重要力量。

图片 1

       赵忠秀教授在接受《新闻1+1》直播采访时表示,美国对多国增加关税,短期内将大幅推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导致贸易规模下降。美国能否通过本土生产来替代这些进口?赵教授指出,这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最终将加剧美国的通货膨胀,消费者需求难以满足,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大压力。因此,这种贸易战不仅损害他国,也将对美国自身造成不利影响。

        赵忠秀教授还谈到,针对美国加征关税,中国采取了精准、有针对性的反制措施,集中在一些美国对华依赖度较高的关键领域,打击其痛点,保持了理性与善意,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走向健康、理性的轨道。同时,赵教授强调,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具有很强的韧性,能够承受这样的压力,而美国对中国制造和产品的依赖,短期内无法消除。

图片 2

        崔凡教授在接受《央视财经评论》采访时指出,直接受影响的是从事对美贸易的企业,贸易成本上升,供应链遭受损害。国家已经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内外贸一体化和出口转内销,支持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尽可能减少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崔教授还强调,企业应理性应对美国进口商的降价要求,避免通过亏本出口来缓解压力,这不仅会恶化我国的贸易条件,还可能违反国内价格法规,增加被美国反倾销调查的风险。

        崔凡教授还分析称,美国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不仅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反而破坏了全球贸易体系,推高了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给消费者和投资者带来了不确定性。这种加征关税的做法将导致美国物价上涨,原材料成本增加,制造业扶持政策难以实现长远目标,反而可能削弱美国的国际竞争力。

图片 3

余心玎教授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美国所称的“对等关税”实际上并非基于规则和协商的公平原则,而是单方面根据贸易逆差采取的措施,是对自由贸易精神的背离。随着这种政策的广泛实施,全球市场正发出强烈警告,尤其是对其他国家企业的利益造成了损害。中国始终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维护者,致力于通过对话解决争端,推动国际贸易回归规则基础的合作。 

通过这一系列专家学者的深入解读和积极发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展现了党员在国家经济、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作用。支部成员通过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全球经济讨论,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立场,为维护全球多边贸易秩序、服务国家经济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余心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上升、贸易保护主义频发背景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多位学者在官方媒体积极发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