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林业技术的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林学系教师党支部秉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理念,以“生态美、百姓富、产业优”为指引,绘就“党建蓝图”总框架,塑造“党建名片”闪光点。2021年11月林业技术创新团队入选福建省首批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11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党支部坚持高起点“谋篇”、高质量“布局”、高标准“落实”,全面推进林业技术国家级创新团队建设,为实现林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强基固本,夯实组织堡垒
1.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提升政治素养
林学系教师党支部将党的理论学习作为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开展集中学习,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教师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在学习过程中,党支部注重结合林业技术领域的实际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团队教师能够更好地运用党的理论指导科研工作,确保创新团队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不断前行。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团队力量
党支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贯穿于团队建设的各个环节。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问题。通过开展谈心谈话、心理疏导等活动,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林业事业的发展成就,激发教师的爱国情怀和事业心,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面对林业技术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鼓舞教师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团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培优育强,锻造骨干队伍
1.攻坚克难展风采
在林业技术国家级创新团队中,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在科研项目攻关方面,党员教师主动承担关键课题和难题,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研究,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例如牵头成立并建设省级科研创新平台、省级实践平台和省级鉴定中心等5个省级平台;围绕林业技术方向,团队成员近5年在各类核心期刊以上发表论文65篇,其中SCI收录10篇。在教学改革方面,党员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前沿的林业科技成果融入课程教学中,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近5年来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编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本;主持建设省级教学资源库2个,主持在线精品课程12门。
2.引领示范传帮带
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林学系教师党支部建立“党员名师—党员名师培养人选—党员骨干教师—党员青年教师”的四层梯队建设,大力开展各类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党员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通过“党员跟踪听评课”、教学示范课等形式,引领青年教师勤学苦练,在研究中沉淀、在学习中成长。近5年青年教师申报立项市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对外开展技术服务100余项,荣获省级以上荣誉20余人次,攻读博士3人,晋升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通过党员教师传帮带工作,促进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也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三、正风创优,激发党建活力
林学系教师党支部注重打造团结协作的团队文化,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一是选贤任能,挑选优秀党员教师、专业带头人、业务骨干、杰出青年融入团队,打造“百舸争流千帆竞”的人才队伍,增添林业技术事业奋进新动力。二是联建共建,组织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例如专题研讨、学术讲座、专业竞赛、技术服务等,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迈出“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坚定步伐,书写对党忠诚新篇章。三是凝心聚力,营造“团结、协作、创新、奉献”的团队精神,鼓励团队成员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激发团队教师的科研热情和动力,构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合作格局,绘就党建融合新图景。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