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影红踪、桂南先锋”中华文化传承团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报告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一)实践背景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财富。桂东南地区,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历史遗迹。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无数英勇的抗战故事,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成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精神动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红色文化遗址和革命历史记忆正面临着被遗忘的风险。一些历史遗迹因保护不力而逐渐破败,红色文化的传承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年轻一代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认知逐渐淡薄,这对我们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实践目的
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和历史采访,我们希望深入挖掘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的历史故事,感受革命烈士的英雄气概,整合红色文化资源,策划红色研学路线,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通过国防爱国主义教育实操展示,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并与当地社区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我们致力于弘扬红色文化,增强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团队概览
“桂影红踪,桂南先锋”中华文化传承团社会实践队是由一群怀揣爱国热情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和各学院优秀大学生组成的团队。本实践团队的指导教师为:赵书铭、卢慧敏。团队退役大学生成员曾服役于北部、中部、南部等多个战区,驻扎新疆、西藏、内蒙等艰苦边远地区卫国戍边。在服役期间,多次参加执行指挥所演习、比武竞赛、驻训等军事任务,荣获团体三等功、四有优秀士兵、战备训练嘉奖等多项荣誉。退伍后团队成员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部队优良作
风。在学习方面,团队成员努力上进,学分绩名列前茅,多人被评为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荣获校级一等、国家励志等奖学金,并在多个竞赛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工作方面,多次协助学校及武装部完成各种大中型志愿活动,如2021 年应征入伍政策解读座谈会、2022年下半年大型征兵宣传动员会、2023年参与组织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秦国富,战斗英雄毛羽亮英模事迹报告会以及清明缅怀杨科璋烈士祭奠活动,校运动会志愿服务、马拉松志愿者、无偿献血等活动。多名团队成员作为军训助教圆满完成军训任务,期间受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央视新闻、央视军事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其中团队成员陈荣烨受到中国青年报的采访。同时团队成员在2024年“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和“延安”精神志愿宣讲团活动中,积极组织申报并圆满完成团中央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下发的任务, 活动效果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已完成的活动
(一)前期准备
1.前期实地考查调研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落实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团队部分成员于5月1 日进行了前期实地考察,深入桂东南地区,对部分抗战武装起义的旧址进行了实地探访,通过这次考察,我们确定了实践活动的主要地点和路线,为后续的活动安排提供了实际依据。这次考察还帮助我们与当地居民和村委会建立了初步联系,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图 1活动前期团队成员进行实地考察
2.前期开展6次培训会
(1)6月23日第一次培训交流会:三下乡社会实践经验分享会
团队参加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经验分享会。通过分享会,我们学习了其他团队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我们的活动计划。这次分享会使我们受益匪浅,激发了队员的实践热情。其他团队的经验教训为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
图 2 团队成员聆听三下乡社会实践分享
(2)6月30日第二次培训交流会:三下乡培训交流及工作安排会
组织了第一次培训交流会,对三下乡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培训和工作安排。会议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并讨论了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确保每个成员都能胜任自己的角色。这次培训会还包括团队建设活动,增强了成员之间的默契和合作能力。
图 3 第一次培训交流及工作安排会
(3)7月8日第三次培训交流会:三下乡第一次宣传培训交流会
在此次培训中,重点学习了宣传工作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这次培训,团队成员掌握了如何有效地进行宣传,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员们深入学习了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撰写新闻稿以及运用其他宣传工具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我们的宣传技能,还为未来的宣传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策略,确保我们的活动能够吸引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图 4 第一次宣传培训交流会
(4)7月10日第四次培训交流会:三下乡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暨安全教育培训会
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暨安全教育培训,启动仪式上,团队成员集体宣誓,表达了对活动的重视和决心,为即将开始的实地调研做好了充分准备。在动员会上,指导老师不仅详细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每位成员都了解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同时也为我们加油鼓劲,激励团队成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接下来的挑战。会后,指导老师组织团队成员进行了止血、包扎等基础救护技能的培训。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练,掌握了基本的救护知识,提高了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这不仅增强了团队的安全意识,也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整个动员会和随后的培训,不仅让我们对即将开始的实践活动充满信心,也使我们更加团结,准备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
图 5 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安全教育培训会
图 6 团队成员复习止血、包扎等救护基础
(5)7月12日第五次培训交流会:三下乡第二次宣传培训交流会
开展宣传培训交流会,进一步提升了团队成员的宣传能力和技巧。通过这次培训,成员们能够更加自如地进行宣传工作,显著提高了活动的整体效果。在交流会上,我们还分享了前期宣传工作的经验,总结了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的总结与分享不仅帮助团队成员明确了改进方向,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使未来的宣传工作更加高效和富有成效。
图7 第二次宣传培训交流会
(6)7月17日第六次培训交流会:项目行前研讨及动员会(与指导老师座谈交流)
本次三下乡项目行前交流会,团队以严谨的态度,明确界定了项目的背景、实践目标以及细致的任务分工,旨在确保每位成员都能精准把握并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会上,特别将安全保障与文化尊重置于重要位置,视其为项目实施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交流会期间,指导老师为团队成员提供许多的指导与建设性建议,促进了团队成员对项目内涵的深刻理解与全面把握。
图 8 动员会后与指导老师合影
(二)实地项目走访调研
图 9 整体活动流程图
1.7月19日前往兴业县城隍镇龙潭村
①与龙潭村村民委员会开展座谈会
7月19 日,在与兴业县城隍镇龙潭村村委的座谈会上,覃举书记详细阐述了该村的革命历史。介绍了抗战时期村民们英勇抵抗外敌、捍卫家国的事迹,生动还原了当年桂东南抗战中的辉煌历史。覃书记高度赞扬了桂东南抗战中涌现出的抗日英雄,并强调了村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通过此次座谈会,调研团队成员对龙潭村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被村民们坚韧不拔、勇于牺牲的精神深深打动。这不仅增强了他们对革命历史的敬仰,更坚定了他们致力于传承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和信念。
在座谈会期间,团队成员与城隍镇龙潭村村委会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共同商讨两地结对共建的具体事宜。双方重点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推动红色文化教育的持续进行。大家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培养具有红色精神的年轻一代。双方还讨论了具体的合作项目和活动计划,力求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这次座谈会,团队成员不仅对龙潭村的革命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看到了村民们在新时代继续发扬革命精神的决心。双方一致认为,通过紧密合作,
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图 10 团队成员与城隍镇龙潭村委会开展座谈会
②跟随讲解员前往震声楼学习调研
团队来到了震声楼进行学习和调研。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震声楼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讲解员详细介绍了震声楼的建造历史及其在革命 时期的重要作用。震声楼曾是革命先烈们开展秘密会议和传递重要情报的场所,承载着无数革命者的英勇故事和伟大精神。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展厅内陈列的历史文物和资料,这些珍贵的文物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图 11 讲解员向团队成员介绍震声楼中的历史资料
③采访龙潭村团支书黎荣芬(详见附录)
团队在玉林市兴业县城隍镇龙潭村村委会对龙潭村团支书黎荣芬进行了访谈,主题为“今非昔比——龙潭村的变化与未来发展”。黎支书介绍,龙潭村在基 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4A级景区震声楼的建设已成效显著, 成为红色研学的重要基地。村里每逢节假日与周边古朴村落合作,打造美食街、传授传统拳法技艺,举办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并赢得了群众的热烈反响。
图 12团队成员正在采访龙潭村团支书黎荣芬
2.7月19日前往兴业县葵阳镇榜山村兵马第——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指挥部旧址
7月19 日下午,团队的第一站来到了兴业县榜山村的兵马第。在这里,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抗日武装起义指挥部的历史背景及其深远的重要意义。过实地参观和学习,队员们了解到兵马第曾是抗日武装起义的指挥中心,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这座历史建筑不仅记录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更是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重要场所。
此次参观,不仅让队员们对抗日武装起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传承革命精神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兵马第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将永远激励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奋斗。
图 13 团队成员赴榜山村兵马第参观学习
3.7月19日前往兴业县葵阳镇葵中村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烈士纪念碑
7月19 日下午的第二站,团队成员移步葵中村,参观了庄严肃穆的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烈士纪念碑。在纪念碑前,我们深切缅怀了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这些英勇无畏的精神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内心的历史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图 14 团队成员赴葵中村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烈士纪念碑
4.7月20日前往贵港港南区木梓镇的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革命烈士纪念亭
7月20 日团队前往贵港港南区木梓镇,参观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革命烈士纪念亭。缅怀了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抗战历史,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和英勇精神。
图 15 团队成员赴木梓镇参观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革命烈士纪念亭
5.7月21日前往博白县双旺镇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烈士纪念碑
①缅怀先烈祭奠活动
7月21 日,团队与博白县双旺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先烈祭奠活动,旨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革命精神,激发大家的爱国情怀。活动开始,全体人员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默哀致敬。随后,义务守护纪念碑25年的周贻芳爷爷为大家讲述了桂东南抗战那段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周爷爷以亲身经历和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再现了当年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奋战和无私奉献。通过周爷爷的讲述,大家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切感受到先烈们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不屈精神。周爷爷的深情讲述不仅让大家深受感动,更激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图 16 团队成员在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祭奠活动
②采访义务守护纪念碑25载的周贻芳爷爷(详见附录)
在博白县双旺镇,有一位70多岁高龄的周贻芳爷爷,他曾两次参军入伍, 亲历游击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历史的见证者。自1999年起,他坚持义务打扫坐落在双旺镇的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义 务守碑25年,数年如一日,不忘初心,坚守使命。他热心为前来瞻仰祭奠烈士的青少年讲述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的历史,用切身行动保护和传扬着桂东南抗战历史及伟大的抗战精神。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周爷爷的坚守不仅是对烈士们的缅怀,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他的无私奉献和坚韧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团队成员。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图 17 周贻芳爷爷为团队成员及中小学生讲解桂东南抗战历史。
6.7月22日前往陆川县清湖镇塘寨村
①前往塘寨村红色广场实地调研
7月22 日,实践团队踏上了前往陆川县清湖镇塘寨村的旅程。第一站,团队抵达了塘寨村红色广场。这个广场不仅是当地居民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 承载着深厚红色历史记忆的地方。在红色广场,团队成员被庄严的雕塑所吸引,认真观察每一处细节,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大家通过广场上的宣传展板中的文字,了解到了塘寨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以及当地人民英勇抗争的感人事迹。
图 18团队成员在塘寨村红色广场合影
②抵达塘寨村党史教育馆参观学习
团队的第二站来到了塘寨村党史教育馆。队员们细致地参观了这座承载着党的历史与革命先烈光辉事迹的殿堂。在教育馆内,一幅幅生动的展览资料映入眼帘,展示了党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同时深刻揭示了革命先烈们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光辉形象.通过这些珍贵的资料,团队成员对党史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 的了解,心灵深处被深深触动。此次参观,不仅让团队成员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丰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幅图片,每一个展品,都生动再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事迹和崇高精神。通过实地学习,进一步坚定了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决心,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图 19 团队成员赴陆川县清湖镇塘寨村党史教育馆调研学习
7.7月23日前往玉林市龟山公园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烈士纪念塔
7月23 日,团队参观了玉林市龟山公园内庄严肃穆的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烈士纪念塔。在此,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他们的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同时,也深入学习了桂东南抗战的光辉历史,这段历史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团队成员的爱国情怀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对历史的责任感也更加深重。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必须倍加珍惜,并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开展爱国国防教育系列活动
1.开展以“光辉追忆——追忆桂东南抗战文化中的红色记忆与历史自信的彰显”为主题的理论宣讲
时间:2024年7月10 日
地点:朱砂罗社区
①开场白:介绍团队、宣讲主题和宣讲背景。
②桂东南抗战文化历史的介绍:介绍桂东南抗战文化的历史背景与重要性以及当今时代的意义。
③桂东南抗战文化中的红色记忆与历史自信的联系:详细介绍抗战胜利给桂
东南以及国家带来的历史自信,如何将这种自信转化为持久的文化力量。强调红色文化如何在当今社会发挥的具体作用与价值。
④互动问答:回答听众提出的问题。
2.开展以“血脉延续——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桂东南抗战文化间的纽带联系”为主题的理论宣讲
时间:2024年7月12 日
地点:北流市永顺社区
①开场白:介绍团队、宣讲主题和宣讲背景。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介绍:先通过视频介绍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然后对视频里面的所讲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举例说明。
②深入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桂东南抗战文化之间的
深厚关系: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桂东南抗战文化的关系来传承和弘扬桂东南抗战文化的精神内涵。
③桂东南抗战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时代价值:介绍桂东南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斗争和历史贡献。
④问答环节:提出相关的问题。
图 20 团队成员开展理论宣讲后给青少年发放调查问卷
3.前往桂东南抗日烈士纪念碑举行与博白县双旺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先烈祭奠活动
时间:2024年7月21 日
地点:博白县双旺镇尖峰岭桂东南抗日烈士纪念碑
内容:实践团队与博白县双旺镇人民政府结对共建组织开展祭奠革命先烈仪式隆重举办瞻仰烈士活动。
活动流程:
①桂东南抗战亲历者周贻芳爷爷为团队成员及参加活动的青少年讲述了桂东南抗战历史。
②实践团代表敬献花圈。
③青少年及实践团成员敬献鲜花。
④集体默哀三分钟。
⑤奏唱国歌。
通过这次庄严肃穆的瞻仰烈士的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受触动,心灵得到洗礼,同时也让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革命先烈们对民族的伟大贡献。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次生动的中华文化传承教育,它激发了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了他们对历史文化责任的认同。在缅怀先烈的同时,团队成员和青少年们也从中汲取了传承中华文化的动力。
4.前往北流市朱砂罗社区开展爱国国防教育活动
主题:“国防铸魂,爱国践行”爱国国防教育
时间:2024年7月24 日
地点:北流市朱砂罗社区
内容:与“奋进乡村先行者”乡村振兴促进团志愿服务队结对共建,开展国
防教育理论宣讲、军旅生活分享、国防教育实操展示、格斗术基础教学
国防教育实操展示:
①队列: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第一至第五个内容(立正跨立稍息、蹲下与起立、
停止间转法、敬礼与礼毕、三大步法的行进与立定)
②硬气功:腿部开棍、背部开棍
③擒敌术:顶腹别臂、内拨旋压、闪身圈臂、击面别臂、绊摔锁踝
图 21 团队开展“国防铸魂,爱国践行”爱国国防教育系列活动
这次详尽而深刻的国防宣讲与实操演示活动,犹如一束光芒,点燃了青年学子内心深处的爱国之火,增强了他们的国防观念。通过精心策划与实施的活动,青年学子们对守护国家疆土、捍卫民族尊严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宣讲环节,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真实的案例,学生们了解到国防的重要性和军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实操演示环节中,学子们亲身参与,体验到了军事训练的严格和艰辛。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国防知识的理解,也让他们切实体会到作为国防力量一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这次活动不仅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更是在他们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持续发光发热,成为指引他们前行的坚定信念和力量源泉。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国防教育让他们对自己的责任有了新的认识,激发了他们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热情。
未来,他们将以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到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育,更是一种激励,让每一个参与的青年学子都感受到肩负的重任和无限的可能。
(四)完成“五个一”实践任务中三项
1. 成功制定两条研学路线,并被采纳
经过前期对桂东南地区开展系统的实地调研与考察,实践团队精心规划了两条具有显著特色的红色研学线路。这两条线路已得到相关政府部门及村委会的正式认可与采纳,并对实践团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研学线路的设立,旨在深入挖掘并全面展示该地区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确保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能够在科学严谨的框架下有效推进。
2. 提出三项务实建议,并被采纳
经过周密且深入的实地考察与调研,团队针对桂东南地区的抗战文化资源,精心策划并提出了三项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务实建议。一是多方联动,深入挖掘和保护桂东南武装起义的历史故事,除了政府研究机构还有高校以及普通民众,多方联动,深入挖掘和保护桂东南抗战文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普通民众作为这个历史的承载也是一个很关键的也是能推动桂东南抗战文化的传播;二
是多途径宣传,除了加强官方宣传,(比如政府官方号抖音,开展下乡宣讲,加强新媒体传播,短视频制作,三是多形式丰富桂东南抗战文化,加强云上VR展览进一步把桂东南抗战文化打造成网上展览,上述建议已得到相关部门的正式认可与采纳。
3.开展一次结对共建
实践团队与博白县双旺镇人民政府携手合作,共同举办了一场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活动中,团队成员们深情缅怀了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并通过宣讲和深入阐释,向参与者展示了桂东南革命遗产的珍贵价值和深远意义。通过结对共建,实践团队与双旺镇人民政府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次活动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也是对桂东南抗战文化的弘扬。活动中,大家共同学习、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段光辉历史,增强了彼此的信任和合作意愿。这次合作为弘扬桂东南抗战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团队将继续努力,与双旺镇人民政府携手,共同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继承先烈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五)实践活动社会效益
团队在深入桂东南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后,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两条独具特
色的红色研学路线,旨在深入挖掘并展现桂东南地区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这两
条路线巧妙地将红色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为青少年群体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也为社会各界搭建了一个传承红色精神的广阔平台,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同时,这两条研学路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与广泛认可。
这次活动,也得到了兴业县龙潭村卢部长的高度肯定。(卢子成曾在部队服役三年,被部队厚重的军旅文化所吸引。1987年1月退伍后,同年11月,卢子成考上原铁联乡武装干事职位;1992年,他被调往城隍镇武装部,后任武装部部长,直到1996年底卸任。2003年春,卢子成被派往龙潭村任包联驻村干部,慢慢地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大家都直呼他为“老部长”,现致力于兴业县城隍镇龙潭村桂东南抗战文化宣传。)
这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更激励了我们继续前行。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的团队不仅传播了红色文化,弘扬了革命精神,还增强了参与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每一场活动、每一次宣讲、每一个互动,都深深触动了参与者的心灵,激发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通过更多元化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