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发展,双带融合育英才
发布时间:2025-03-30 12:25:00
近年来,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职工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以“党建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双轮驱动为核心,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育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学院以荣获2024年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为契机,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通过系列强国行专项行动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为护理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党建领航聚合力,教学成果显成效
在“双带头人”党支部的引领下,支部党员教师团队立足社会发展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形成“党建+业务”互促共进机制,成功斩获三项2024年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凸显“1+1>2”的融合效应。
其中,由支部党员教师、护理学院院长王秀红领衔的“基于‘临床护理需求’明目标、强能力、促从业的护理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探索与实践”荣获研究生组二等奖。该成果以新时代临床护理需求为牵引,创新构建“需求导向-目标定位-能力强化-职业赋能”四位一体的育人新范式。通过“理论与实践双循环”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强化临床思维与岗位胜任力,形成教学、实践、就业全链条贯通机制,为高层次护理人才培养提供新路径。
支部党员教师卢海霞副教授团队的“‘对口支援计划’背景下西部高校急危重护理‘三度’育人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获得本科组二等奖。此成果借助对口支援的契机,针对西部高校急危重护理人才培养的难题,创新性地提出“三度”育人模式,从深度、广度、温度三个层面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显著提升了急危重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为西部地区急危重症护理事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支部党员教师王芸芸副教授团队的“银发时代背景下‘五环全效’为老服务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本科组三等奖。该成果聚焦于老龄化社会需求,通过构建“五环全效”育人模式,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多个维度入手,培养出一批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且富有为老服务情怀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应对社会老龄化挑战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与教育模式参考。
这些成果既是党支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也彰显了党员教师在学术前沿的先锋作用。
二、以评促建强根基,培训赋能提质量
2025年3月13日,支部以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充分发挥“双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实施“党建+教学评估”融合工程,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会,有效实现基层党建与教学改革的协同发展。
培训会上,支部党员教师李红副教授以《护理教学考核结果分析与评价的实践路径》为题,立足教学质量评价四维指标体系(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系统构建“数据诊断-问题溯源-精准改进”的教学质量闭环提升模型。通过引入目标达成度量化分析方法,结合临床护理教学典型案例,深度阐释了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实施路径,为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支部党员教师马丽副教授则以《基于OBE理念的教案书写与BOPPPS教学模式应用》为切入点,聚焦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实践转化,结合护理学科特色,讲解如何将BOPPPS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教学。在教材分析、学情研判、目标分层等教学要素的系统梳理中,重点突破教学目标与临床岗位能力标准对接、教学流程与护理思维培养融合等关键问题,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规范化教案设计范式。
两位党员教师分别从“教学效果评价”与“教学过程设计”两个维度展开深度探索,构建起“以评促教、以教提质”的完整教学改革生态链。这种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有机融合,不仅为学院迎接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储备了优质案例,更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的示范样板。
三、双带融合谋新篇,强国行动育未来
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职工党支部以“双带头人”强国行专项行动为纽带,建立“党建领方向、学术创特色、队伍强能力”协同机制。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教学科研攻坚团队,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以教学成果奖和评估整改为抓手,构建“评价-反馈-改进”闭环,持续优化课程与实践体系。党员教师既做党建“排头兵”,又当学术“领头雁”,带动全院教师聚力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责任编辑:李勇
护理学院以荣获2024年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为契机,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通过强国行专项行动持续强化党建引领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