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思政社团大学生宣讲团“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白求恩精神” —— 走访白求恩生前战友王道建儿子王永革同志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11 19:58:49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大学生宣讲团在思政教师王新文的带领下,于近日到北京市走访了白求恩生前战友王道建的儿子王永革老先生,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图片1

 白求恩作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白求恩于1939年11月12日,因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节点,我们追寻白求恩在中国的战斗印记,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和弘扬他的精神,激励青年大学生奋发向上、勇于担当。为了便于学生们,王永革老先生定在了北京西站旁边的莲花池公园,作为我们的访谈地点。

图片2

 大学生宣讲团骨干成员曾于7月1日到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进行了一次实践研学活动。这次通过寻访红色传人,追寻白求恩的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是一次十分有益的实践活动。成员冯亦菲和赵德帅作为学生代表向老先生进行了访谈。

图片3

 聆听战火记忆,感悟国际主义精神。王永革先生给我们讲述了他的父亲王道建与白求恩共同生活战斗的经历。尤其是讲述了对一名手指炸伤的伤员救治事例,白求恩大夫的做法使父亲受教育匪浅。有一个十指炸伤的修补术,白求恩大夫要父亲王道建作那个手术,手术刚开始,他问怎么做,父亲说十个手指都已被炸掉,准备全部切断。可白求恩大夫却摇摇头说;“不,不,那个拇指还有第一节指骨,如果保留下来,将来给他套一个羹匙,吃饭就方便,这样减少伤残,使病人方便,是我们当医生的时刻要想到的问题,不能为手术而手术,明白吗?”于是父亲按照白求恩的要求为伤员做了手术。白求恩这种“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图片4

 赓续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永续。通过王永革老先生口述那段白求恩与他父亲那段峥嵘的历史,重温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感人事迹,也给青年学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实践课。采访结束,老先生郑重向我们赠送了书籍——《王道建回忆录》,书中记载了白求恩与王道建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烽火岁月,充分展示出“白求恩同志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前进。

图片5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教育,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大学生宣讲团将以此次实践研学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校园、社区等开展宣讲活动,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精神,让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责任编辑:王新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思政社团大学生宣讲团“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白求恩精神”—— 走访白求恩生前战友王道建的儿子王永革同志纪实 。
    热度
    more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