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资源 服务龙江振兴发展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教师党支部是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和黑龙江省首批公办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创建单位。成立于2010年,现有13名正式党员,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人,师资力量强,学术积累深厚。支部党员教师均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成员,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人才称号,1人获评黑龙江省劳动模范,4人入选黑龙江省委理论宣讲师资库成员、“龙江讲坛”宣讲师资库专家、黑龙江省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青年宣讲团成员,支部书记获评黑龙江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参加黑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论坛作主旨发言,受到广泛赞誉。
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一融双高”的实践探索,创新开展党建联建,多元拓展教育服务,积极推动科技赋能、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全方位服务龙江文化繁荣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龙江实践。其特色做法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媒体专题报道。
一、创新开展党建联建,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共享
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建立与完善与地方党委、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等党组织联学联建机制,通过专题党课讲授、政策理论宣讲、党建经验交流、党建资源共享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联学联建活动,形成组织互联、资源互通、经验互鉴、发展互促的工作样态。目前支部已与大庆市肇源县二站镇新发村深入开展党建联建,为其建立熬木台红色教育基地献计献策,提供指导,并积极拓展党建联建范围,多次奔赴双鸭山市集贤县等东北抗联活动的重要区域,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此外,支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担当作为,将学术专长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开展志愿宣讲服务,先后为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省委统战部、财政厅、市政府、市特殊教育学校、市公交集团、各高校、中小学等宣讲党史68场,社会反响良好,被“哈尔滨党员之家”“极光新闻”等媒体报道。2位教师党员受邀录制新春特别节目《我爱这座城》,受众突破千万。多位教师党员担任《文化龙江》节目讲述嘉宾,讲述龙江故事,赓续历史文脉,服务龙江文化繁荣。多位教师接受黑龙江省都市频道新闻夜航栏目、凤凰卫视等媒体采访,为哈尔滨历史遗迹保护献计献策,服务龙江城市发展建设。
二、多元拓展教育服务,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支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构建“六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新体系,开展“行走的课堂”现场教学,打造“馆校联动”,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用好“大资源”,丰富青年学生的文化滋养,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能力本领、强化使命担当。支部教师所讲授课程获批首届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首届省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课程、导学思政团队、首批省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等荣誉奖励,支部教师获评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课程思政典型经验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中国史业界知名专家一致推荐。支部教师参加黑龙江大中小学教师同备一堂思政课活动,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网报道,反馈良好。
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思政、教书育人、科研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和资源优势,服务地方教育事业。支部1名党员教师被省教育厅抽调参加2024年度高考命题的重要政治任务。多名教师参与高考、高中学业考试评卷工作。此外,支部党员教师常态化以专题讲座、教育教学研讨的方式为龙江中小学等基础教育机构提供咨询指导,助力龙江教育、文化事业振兴发展。
三、积极推动科技赋能,实现校地融合发展
党支部发挥学术专长,积极推进校地融合发展,为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提供咨政建言、创意设计、文化传播等服务。支部党员教师完成多篇资政报告,2024年收到黑龙江省安全厅成果采用反馈的函,相关成果建议收到黑龙江省委办公厅成果信息采用函,给国家团结进步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报送“关于黑龙江省边境少数民族的对策建议”,关于哈尔滨“网红”变“长红”的对策建议获黑龙江省社科联对策建议二等奖。围绕“尔滨”热,支部党员教师执笔的《借‘尔滨’东风 燃冰雪经济 展黑土文化 振龙江信心》被《黑龙江宣传》2024年第2期收录发表。
党支部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史育人,传承红色文化,助力龙江振兴。举办“邮品·党史——一百个春秋的红色记忆”“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极限片经典中的党史”“百炼成钢——邮品中的党史红色展览”“民族复兴的百年旗帜——海外中共珍稀文献展”等红色展览;与肇源县党委联合举办“党旗红:邮品见证新时代”红色主题展览;与省档案馆党委联合举办“黑龙江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档案图片展,共举办10余场红色主题展览,先后被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新闻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202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举办“红旗飘飘祖国颂”红色邮展,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出,线下展览首站在省图书馆展出,线上展览通过省社科联官网官微等陆续推送,被多家媒体报道,2025年2月入选中央网信办网络正能量精品初选。线下展览被选用作为2024年度“科技列车龙江行”品牌活动之一在建三江隆重展出,反响热烈,并在东北林业大学展出,吸引来自俄罗斯、坦桑尼亚、巴基斯坦等众多留学生驻足观看,拓展文化传播路径,提升国际化服务效能。
四、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全面提升人才素养
支部利用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围绕教育发展及文化振兴需求,带领师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街道、乡镇、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开展志愿宣讲,实地访谈、调查研究等活动,利用寒暑假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等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支部秉承“用脚做事业”的理念,组织学生实地寻访抗美援朝老战士,进行口述资料采录与整理,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让英雄事迹永续传承。
开展多项社会服务,助力亚冬会。在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市隆重开幕,支部师生为景观介绍和解说词的撰写提供了专业支持,师生团队严谨高效,及时精准地提供专业咨询,彰显了卓越的责任担当。有的学生通过校企合作招聘项目,成功入职马迭尔集团,还有更多学生在冰球馆、冰壶馆、亚布力赛区等场馆发光发热,为亚冬会作贡献,师生志愿者服务本次国际盛会,在志愿服务岗位和专业领域发挥优长,为学校争光,为尔滨添彩。
实践育人成效显著。2024年,支部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铜奖1项,获第九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赛区金奖1项、银奖1项,获建行杯第九届黑龙江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1项、获第七届黑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1项、获批黑龙江省202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国家及一般项目)1项,抗美援朝战争口述资料采录与整理青年突击队被授予“哈尔滨师范大学新时代青年突击队”,2名教师荣获第四届统编历史教材“精彩一课”全国教学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未来,中国史教师党支部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贯彻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和“强国行”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拓展党建联建范围,优化教育服务质量,升级科技赋能应用,深化实践育人效果,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龙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卓越教师和史学英才,解放思想、开拓视野,传承红色文化,助力龙江文化振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