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文博系党支部携手人工智能学院共探“AI+文保”新路径 ——“党建引领 AI赋能”学科建设研讨会侧记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强国行”专项行动要求,推动党建与学科深度联建,2025年3月21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共同举办“党建引领 AI赋能”历史学科建设研讨会。此次活动是考古文博系党支部入选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后,首次在学院党委层面跨学科党建联建实践,标志着支部在“党建+专业”融合创新上的又一突破。
党建联建聚合力,学科交叉谋新篇
研讨会上,考古文博系党支部党员教师谢佳芮等作为代表参会,与人工智能学院青年学者展开深度对话。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张占党系统介绍了学院“123”党建工作体系,强调通过“压实责任链条、强化政治把关、深化理论学习”三大抓手,推进党建与考古学科建设同频共振。近年来,该支部立足“把支部建在考古工地上”的传统优势在田野考古一线设立临时党支部,将思政教育融入三星堆遗址发掘、州桥遗址石壁保护等国家重大项目中,此次跨学科联建进一步拓展了党建引领的实践维度。
AI赋能文物活化,技术助力文化传承
人工智能学院青年教师黄紫晴、李春晓等聚焦AI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展开分享。黄紫晴以《AIGC赋能高校教学科研》为题,演示了AI在文献检索、文物数字建模中的应用场景,提出“人机协同”将重塑考古学研究范式。李春晓结合敦煌壁画色彩修复项目,展示了多模态AI技术对褪色壁画的原貌还原能力,强调“专家经验与AI算法的结合是提升模型可信度的关键”。支部党员就AI辅助文物断代、遗址智能监测等问题与人工智能学院团队展开探讨,现场碰撞出“基于大模型的文献智能释读”“文物数字孪生平台”等合作意向。
数智融合育新人,协同创新向未来
考古文博系党支部书记在总结中指出,支部近年来积极践行“党建五维共进”模式,通过建设全息历史教育平台、AI历史教学实验室等,推动“数字人文”教学改革。此次联建为支部注入新动能:一方面,AI技术将助力解决考古绘图自动化、文物保护材料分析等难题;另一方面,“党建联建+学科交叉”机制为培养复合型文保人才开辟新路径。双方约定,未来将依托“强国行”专项行动平台,联合申报“考古现场智能勘测”“古籍文献知识图谱构建”等攻关项目,以科技赋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此次研讨会是考古文博系党支部落实“强国行”专项行动的生动实践。支部将以“党建联建”为纽带,持续深化与人工智能学院的合作,通过组建党员联合攻关小组、共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举措,推动考古学与人工智能的“双向奔赴”,为守护文化遗产根脉、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贡献智慧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