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锻造高校党建新风尚
抓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不停歇。今年全国两会刚落幕,党中央即刻在全党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无疑是向全党郑重宣告:中央八项规定绝非一时之计,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彰显出党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坚毅决心。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首部重要党内法规,是改进作风的关键切入点与有力动员令。从诞生之初,“严” 字便贯穿始终,无论是制定环节还是落实过程,方方面面都严格要求,其指导思想鲜明地体现着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强调:“既然作规定,就要朝严一点的标准去努力,就要来真格的”“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所以要紧一点”。正是如此,规定出台时不加 “试行” 二字,用 “一律” 替换 “一般”,开篇便是不容置疑的硬杠杠,一出手就施加强有力的刚性约束,为党的作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率先垂范:自上而下树标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不折不扣地执行。党中央以身作则,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在践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上坚守最严苛的标准。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同样身体力行,以高标准、严要求将八项规定落实到每一处细节。这种自上而下的强大推动力,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抓到底,年复一年毫不松懈,如同强劲引擎,驱动着作风建设持续向纵深迈进,让中央八项规定这张 “金色名片” 愈发熠熠生辉。在高校中,我们党员教师更应紧跟党中央步伐,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榜样标杆。
三、攻坚克难:打赢作风持久战风化俗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无疑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持久战。作风问题具有极强的反复性与顽固性,难以一蹴而就、一次性彻底解决。即便在高压态势之下,仍有个别人员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顶风违纪行为时有冒头,隐形变异现象暗中滋生,风腐问题紧密缠绕,防止问题反弹的任务依然艰巨沉重,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两大顽疾更是任重道远。群众心底最担忧的是问题反弹、整治流于表面,最殷切盼望的是常抓不懈、长效保持。中央八项规定并非只管短短几年,而是长期有效,必须秉持钉钉子精神,持续发力,保持强劲力度与坚韧韧劲,一锤接着一锤敲,坚定不移地长久坚持下去,正如总书记所言:“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
四、严字为要:狠刹各类歪风面对顶风违纪行为,必须零容忍,这是对八项规定铁规矩的公然挑衅,是重点惩治对象。要精准聚焦突出问题,对顶风吃喝、收送礼品礼金等违规行径严查快办、及时通报,对 “快递送礼” 等新型隐形变异 “四风” 问题深挖细究、从严惩处,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紧抓不放、常抓常新。同时,要紧盯关键节点,如节假日等重要时段,持之以恒强化监督执纪,优化节前提醒教育机制,加大通报曝光广度与深度,强化警示震慑效应。此外,还要将正风肃纪反腐有机贯通,健全风腐同查同治体系,以 “同查” 严惩风腐交织乱象,以 “同治” 铲除风腐根源,以 “查”“治” 协同阻断风腐演变路径,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
五、锲而不舍:推动新风养成中央八项规定仅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身为共产党人理应达成的基本准则,绝非终极目标,更不是最高标准。我们必须拿出恒心与韧劲,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四个维度上下足功夫,让良好作风成为习惯,抓出显著成效,直至化风成俗。一方面,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要紧密结合高校以及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揪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度整治,将查处 “四风” 问题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学院治理紧密结合,推动学院及时填补漏洞,构建长效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要坚持纠 “四风” 与树新风同步推进,强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廉政党课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根源固本培元、正本清源,持续提升党性修养与思想境界,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涵养浩然正气,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的党建支撑。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我们前行路上的行为准则与精神指引,作为党员教师,我们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在日常工作中,务必将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优良作风带动教风、学风提升,为学院发展、为新时代高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在坚守八项规定精神的征程上,砥砺前行,书写属于我们的奋进篇章,向着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