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新思考——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讲座顺利举办

2024-11-29 08:54:57 马院

2024年11月17日上午,第十七届“勷勤论坛”马克思主义学院分论坛之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新思考——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座在华南师范大学桃李园唯实厅顺利举办。

      此次讲座由东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田鹏颖教授主讲,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关锋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涂良川教授和50余名师生代表积极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烈。

田鹏颖教授在讲座伊始便着重强调了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并明确指出该学说所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马院人”不可抛却的“看家本领”。紧接着田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出发,引经据典地向我们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发展历程,逻辑清晰,观点明确。田教授提纲挈领地指出:了解和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对我们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进一步诠释、发展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WX20241129-085321

具体内容方面,田鹏颖教授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到的三个“更好相适应”,延伸出相关的三个问题,详细地论述了社会基本矛盾与中国社会发展间的密切联系。

WX20241129-085405


     第一个问题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整体性。田教授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中的两对矛盾,但这两对矛盾绝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共处于同一矛盾体之中,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和诠释。田教授结合中国当前的具体实践,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五位一体”、“四个全面”都体现的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整体性把握。

第二个问题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复杂性。田教授指出马恩在前期的研究中更加强调的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但这是他们基于当时与唯心主义派别斗争的现实情况所做出的选择。从恩格斯晚年的反思和一众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深入研究可知,两者间绝不是所谓的单向决定论,而是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关系,由此便可见社会基本矛盾之复杂性,从中亦可透视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底层逻辑和习近平总书记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最后一个问题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理论创新性。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可以透视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守正创新”的强调。田教授提出:“守正创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多次提及,可视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之一,也代表了一种重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及的“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这一观点中,可反映出社会基本矛盾在新时代下体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讲座接近尾声,苏泽宇老师、海明月老师、邬欣欣老师以及部分同学都结合自身实际和思考情况与田鹏颖教授进行热烈互动交流,讲座氛围被推至高潮。

WX20241129-085450

讲座的最后,涂良川教授从三个方面对此次讲座行了一番精彩的总结。涂良川教授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强调了“守正创新”以及“正”与“新”之间的转化关系问题,指出田鹏颖教授的讲座对我们的学术思考产生了深刻影响。

 田鹏颖教授以严谨的理论逻辑和不失幽默之表达将内容娓娓道来,结合亲身经历生动诠释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历史脉络和现实发展,使我们受益良多,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也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研究能力,为未来提升学术水平、开拓学术视野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廖冰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新思考——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座在华南师范大学桃李园唯实厅顺利举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