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知识图谱驱动数字化育人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08 08:43:4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5年3月17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支部举办“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培训项目第二期”,特邀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党员教师、博士生导师王鑫教授作《知识图谱赋能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专题报告。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党员参加活动,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党建领航:以数字化转型重塑职教新格局

活动伊始,人工智能学院党支部书记杨阳教授致辞指出,在党支部“数字赋能 教育强基”专项行动引领下,本次培训是深化“三教改革”、推进“课堂革命”的关键举措。杨阳强调,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将知识图谱作为破解产教协同梗阻的“红色钥匙”,通过“三个融合”实现育人升级:党建优势与数据驱动融合、组织力量与精准服务融合、红色基因与复合培养融合。


先锋赋能:知识图谱锚定职教改革突破口

党员专家王鑫教授聚焦人工智能技术革新与职业教育痛点,提出党建引领的AI解决方案:
  AI筑基: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立足党的二十大“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解析人工智能技术对“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三链融合的支撑作用。提出“人工智能驱动的知识图谱是职教数字化的智能基座”,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动态捕捉产业技术变迁,破解传统职教课程更新滞后、能力标准脱节等结构性难题。

AI重构:技术重塑教育新范式

在党支部“数字工匠培养计划”框架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实体—关系—属性”三维知识建模体系,将离散知识点转化为具备语义推理能力的动态知识网络。以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例,展示AI如何实现“岗位画像-资源匹配-评价反馈”智能闭环,使教学过程与工业生产场景形成数字孪生映射和红色映射。

AI进化:融合创新突破育人瓶颈

针对生成式AI在职业教育中的知识可信度问题,创新提出“知识图谱+大模型”协同方案。通过AI技术构建结构化知识边界,构建“精准提问—定向检索—可信输出”的智能教学闭环。现场演示“中共一大历史事件”思维图谱,展现技术如何在专业教学中自然渗透思政元素,实现技能进阶与价值观塑造同频共振。


党员之声:知识图谱重塑教学新实践

人工智能学院党员教师耿老师分享:“在党支部指导下,《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构建的故障推理图谱,将工匠精神培养线索自然融入技术逻辑,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

智能制造学院党员教师王老师表示:“知识图谱智能推送功能为实训教学提供了精准化解决方案,这是党支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创新成果。”

新入职教师党员谈到:“将运用党支部培训成果,在复杂技能教学中充分发挥知识图谱的跨学科整合优势,展现青年党员的创新担当。”

此次培训是学院党支部“数字党建攻坚年”的重要实践。作为天津市“数字职教”先行单位,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天津大学等高校党组织的联建共建和产学研合作,以教育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为指引,着力打造“技术赋能—教学创新—生态重构”的良性循环,为培养“数字工匠”、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杨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人工智能学院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人工智能赋能职教创新,通过知识图谱构建数字化育人体系,推进产教融合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相关推荐
    热度
    more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