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学院“智能分段场地管理系统”赋能船企提质增效
在全球航运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江阴港作为长三角重要航运枢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区域内造船企业订单量同比激增。然而,船体分段场地管理效率不足、资源调配滞后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产能释放的瓶颈。针对这一行业痛点,党员教师曹雪花、崔斌、汤明伟、仲鑫玮、孔珊珊指导的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元正大数据科创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船舶分段场地管理系统”应运而生,通过数字化技术为本地船企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升级。

图1 实地走访船企开展需求调研
一、技术突破:建模精准,调度智能
该系统基于计算机图形仿真与智能调度技术,构建高精度的分段数字模型和场地还原场景,结合算法自动计算最优布局路径与动态仓储策略。通过系统可视化界面,现场管理人员可实时掌握各分段的状态与位置,提升生产协同效率,减少人工查找与重复调度时间。系统整体设计聚焦“空间可视、调度可控、效率可量化”,实现现有分段场地的极限利用。
二、企业实践:成本锐减,产能跃升
该系统已在扬子江船业集团旗下多家核心船厂成功应用。如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引入系统后,现场反馈显示“分段好查找、反馈快、易规划”,显著提升产能与交付效率。
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江苏扬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同步应用该系统,反馈指出“分段放得下、场地利用率高、分段产量增加”。系统实施后,生产线运行更为顺畅有序,整体制造周期得到大幅缩短,有效支撑了集团在高强度交付任务下的稳定生产。

图2 项目签约
三、创新筑基:专利护航,转化加速
该项目目前已申报国家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3项,并完成1份省级科技查新报告,具有完全自主的技术知识产权。项目在技术路线、应用场景和商业可行性方面均具备扎实基础,为后续在全国船舶制造基地、智能仓储管理、工程物流调度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产教协同:高校智造链动产业升级
元正大数据科创团队在本项目中深度对接江苏地方船舶产业链需求,打通了从技术研发、场景试点到企业落地的完整转化路径,形成“高校创新+企业应用”的良性循环。项目负责人表示,团队将持续优化系统功能,提升算法性能,积极参与更多船厂及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助力我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图3 服务地方产业
项目负责人李姿熳表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研促用”的人才培养理念,鼓励青年学子投身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需求的实践项目中。未来,本团队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更多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关键行业落地见效,为区域产业升级和制造强国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