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深化产教融合,共育康复人才——中医学院与三附院协同推进康复专业学生课余临床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08 08:30:32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双高”建设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院协同育人机制,近日,中医学院与漯河医专三附院联合启动“课余临床实践计划”,组织2023级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医院开展临床见习活动。此举是校院双方推进“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创新实践,旨在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校院联动,打造产教融合新平台
校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合作,成立专项工作组,通过多次协商制定《康复临床实践实施方案》,明确“双导师制”(院校导师+临床导师)培养模式。三附院开放神经康复病区、骨关节康复病区、儿童康复治疗中心、传统康复治疗区等特色科室作为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涵盖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运动损伤康复、儿童发育障碍康复及中医针灸推拿等特色技术的实践平台,选派资深医师组成带教团队;学校则根据学生学业成绩、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选拔优秀学子参与,确保人才培养与临床需求无缝对接。
精准管理,提升实践育人实效

为保障实践质量,校院双方明确各方职责,实施全过程管理。三附院为实践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临床环境和专业的带教团队,确保学生能够在真实临床环境中学习和锻炼。同时,中医学院也安排专人负责跟进实践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活动达到预期效果。这种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不仅提升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也为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成效显著,赋能学生职业发展
参与学生反馈,临床实践经历使其提前熟悉临床工作流程,技能操作熟练度得到了有效提升,职业认同感显著增强。三附院带教团队高度认可学生的表现:“学生在真实临床场景中展现出极强的学习主动性和专业潜力。这种‘早临床、多实践’的模式,有效缩短了人才培养与临床需求的距离。”
展望未来,深化协同育人格局
校院双方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合作深度,积极探索“学分银行”制度,将临床实践纳入学分体系;联合打造“康复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引入智能康复设备与真实病例资源,推动教学场景与临床岗位无缝衔接。
此次合作不仅是校院协同育人的典范,更是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务实之举。未来,中医学院将紧密对接区域医疗产业需求,深化“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着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康复人才。通过强化实训教学、优化课程体系、推进1+X证书制度,切实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大批“能操作、懂规范、善沟通”的实用型人才,为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落地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康复见习活动


责任编辑:田伟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3级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医院开展临床见习活动
    热度
    more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