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数智赋能,平台互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网络育人实践与成效

发布时间:2025-08-30 12:50:33
11周年庆,135全面进入AI智能体时代

数智赋能,平台互动:

形势与政策课程网络育人实践与成效

 要:本案例聚焦于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网络育人实践。通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借助学习通平台的签到、随堂作业、互动抢答、主题讨论等功能,以及网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创作并传播正能量视频作品,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的结合。该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出勤率、知识理解运用能力、团队协作与社会实践能力,促进了网络正能量传播,增强了学校影响力,并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网络育人经验。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网络育人;教学改革;实践成效

一、项目主题和思路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加强网络育人功能,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将数智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以学习通等网络平台为依托,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线上签到、随堂作业、课堂抢答、主题讨论和分组任务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围绕时政热点和社会需求,引导学生创作相关视频作品并在哔哩哔哩网络平台传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实现课程教学与网络育人有机结合。

课堂活动-整体

图:多元化平台教学评价体系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一)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1.网络平台签到( 权重40%

通过学习通平台进行课程签到,确保学生按时出勤。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传统签到方式易出现的代签、漏签等问题,同时也方便教师实时统计出勤数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情况,为教学管理提供有力依据。自实施以来,学生出勤率显著提高,旷课现象明显减少,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签到情况

图:签到情况

2.网络平台作业(权重 40%

选取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的权威测试题作为随堂作业题库,这些题目具有时效性、权威性和针对性,能够紧密围绕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批改和讲解,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网络平台作业作业完成

图:网络平台作业完成

3.学习通平台课堂抢答(权重 8%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学习通进行抢答。这种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和应变的能力。学生为了能在抢答中脱颖而出,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课堂表现-抢答

图:学习平台课程抢答积分

4.学习通平台主题讨论(权重 2%

教师每周发布与形势与政策相关的主题讨论话题,要求学生结合AI工具并通过互联网查找各地政府官网中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最新数据和相关信息,并结合实际进行讨论和交流。例如:学生家乡政府举办或民间自发的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有利于学生通过网络媒体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从而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近五年学生所在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支柱性产业、地区人口结构变化、生育支持政策等数据与政策,有利于学生了解未来就业城市的基本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拓宽视野,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同时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课堂回顾-主题讨论-文化

图:课堂回顾-主题讨论

5.学习通分组调研任务(权重 10%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大学生领航计划和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就近或返家乡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并制作视频作品。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深入社会各个领域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素材,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视频制作,并将作品上传至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传递正能量。教师根据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作品质量团队以及协作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给予相应的成绩和反馈并评选优秀作品展播。这一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开展社会实践调研与网络文化活动

1.传播辽宁“六地”红色文化

组织学生前往辽宁省内各大红色基地,如中国工业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大连博物馆等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并以这些基地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视频作品,如《传播辽宁六地红色文化 —— 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传播辽宁六地红色文化 —— 中国工业展览馆》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辽宁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还通过学生的视角和讲述,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六地-焦佳


六地-康禹杰


图:传播辽宁“六地”红色文化

2.积极参与网络文化赛事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网络文化节和思政课相关活动,如全国高校大学生领航计划、大学生网络文化节、辽宁省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在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中的作品《同守共建·富岛强兵》,以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军民融合的历史为素材,生动展现了军民团结奋斗的感人故事,获得了三等奖;校园作品《领航计划》则通过讲述校园内的学习故事,获得了大学生情景微电影三等奖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还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思政课吴怡


微电影

图:大学生领航计划获奖证书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提高学生出勤率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学习通签到和随堂作业等环节,学生出勤率明显提高,课堂上注意力更加集中,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签到情况

图:签到情况

(二)增强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借助学习通平台的权威测试题和主题讨论,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最新动态,深入理解课程知识,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社会实践能力

分组调研任务和网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了沟通、协调和分工合作,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学生通过深入社会调研和创作视频作品,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四)促进网络正能量传播

学生创作的视频作品在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上的广泛传播,传递了正能量,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对其他高校学生和社会公众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转发数据

图:学生创作视频作品在网络平台播放量10000+

(五)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生在全国高校大学生领航计划和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活动中多次获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人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发展。

为什么能


图:大学生网络文化节获奖证书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学习通平台的各项评价指标权重,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更加精准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态度。

(二)拓展网络育人平台和渠道

除了学习通和哔哩哔哩平台外,积极探索利用其他新兴的网络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工具,如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开展多样化的网络育人活动,扩大网络育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三)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网络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运用数智技术开展教学和育人工作的能力水平,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更多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有效的网络学习体验。

(四)深化网络实践活动内涵

在今后的网络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专业特点和优势,开展更具深度和广度的社会调研和实践项目,创作更多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化作品,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五)建立长效的网络育人机制

总结以往网络育人工作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长效的网络育人工作机制,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持续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网络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王子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通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以及网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创作并传播正能量视频作品,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的结合。
    热度
    more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