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精准发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现有中共党员1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人。支部书记马琼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现任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二级正高工。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甘肃省优秀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秘书长,全国有色金属行指委委员,中国冶金教育学会理事;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带头人,入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主编出版教材2部,授权专利10件,发表论文20余篇;获中国有色冶金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甘肃省专利奖三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甘肃省技术创新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甘肃省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塔吉克斯坦冶金学院荣誉教授,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等。教师支部把学生就业工作为党建的重心工作,全力推进“党建+学生就业”的就业服务联动模式,通过扎实推进就业“一把手”工程、强化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激发每位党员的内动力,打造形成“高政治站位、高标准服务指导、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品牌。
冶金学院教师党支部把学生就业工作为党建的重心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六稳”“六保”的决策部署为引领,在学校党委的正确指导下,全力推进“党建+就业”的就业服务联动模式,打造学生就业“四高”品牌,成为支部建设品牌化的重要路径。
(一)扎实推进就业“一把手”工程。党支部不断强化政治责任与担当,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党建+就业”工作模式,形成就业工作“党支部书记亲自抓,支部教师一起抓”的工作局面。与正威(甘肃)铜业、沙钢集团,宝武钢铁八一钢铁等世界500强企业建设现代学徒制班,实现就业与人才需求相匹配“双赢”的新格局。推动党建与就业深度融合,建立就业布点监测管理和督查机制,以上率下逐层梯次推进就业,在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上通报毕业生就业推进情况。形成“三清楚”和“三到位”的工作机制,即:问清楚学生诉求、摸清楚企业需要、想清楚就业工作办法和确保指导和信息传达到位、任务要求执行到位、问题困难解决到位。争取就业工作的早介入、早行动,为毕业生顺利就业保驾护航。
(二)强化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能力。党支部书记把党的强大政治优势、基层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成推进就业优势。为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党支部书记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主动联系企业单位,及时掌握就业岗位信息和企业对工作岗位的要求,引导毕业生对企业作更加深入地了解,以激发毕业生们的就业热情。为积极响应学校“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克服新冠疫情给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支部书记主动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企业文化,并就毕业生就业质量、工作稳定性、职业生涯规划、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深入沟通,较为精准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帮助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
(三)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积极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组织生活中融入就业思想教育和就业工作研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党员老师联系毕业生宿舍;通过往届毕业生党员,发挥朋辈互助引领作用,结对帮扶待就业同学;通过线上主题班会,组织毕业生观看邀请优秀校友、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的分享经验,教育引导学生认清形势,调整预期,主动求职;多方联动、合力助推毕业生就业,全员全力落实就业工作,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实效。
(四)不断激发每位党员的内动力。以党员教育为抓手,努力提升党的组织力,激励党员在党建带动就业工作中显深度、有温度、见力度,着重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和求职指导水平。组织党员教师开展“一对一”帮扶就业困难学生,指导未就业学生修改完善简历,督促签约学生走网签流程,为专科学生筛选有效就业岗位信息,党员齐心,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打造形成“高政治站位、高标准服务指导、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品牌,即: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指示“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融入就业指导课程中,结合冶金专业的特殊性,积极对接企业,鼓励学生到一线去就业,到基层去就业。近三年来,我院毕业生每年赴新疆等西部地区等地毕业生达到60%;高标准服务指导,建立“党支部--教研室--毕业生”“就业干事--辅导员--毕业生”双线并行的就业工作模式,把党员教师的作用发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介,增加就业机会;高就业率,我院毕业生连续6年就业率100%;高就业质量,连续3年,毕业生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就业学生人数8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近30%。
下一步,党支部将以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为契机,按照“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怀“国之大者”,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赋予高水平大学的使命和责任,奋力“走在前列”,进一步凝聚共识、携手前行,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高质量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