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在宁夏银川的六盘山实验室,一场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的探索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里不仅是银川工业的“最强大脑”,更是众多科研人员实现梦想的舞台。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教师张帅副教授,依托马玉山院士省级实验室,共享资源,共育人才,科研攻关,服务“六新六特”产业。以党建为引领,学习贯彻新思想,创新联建新形式,组织互联、资源互通、经验互鉴、发展互促,提升课程思政,增强组织力,彰显核心力,为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达尔文死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党建引领,凝聚科研力量
作为系部重要一员,在六盘山实验室,张帅副教授带领团队围绕金属粉末制备开展研究,面对高端产品领域的技术瓶颈,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他深知,只有在党的引领下,才能凝聚起科研团队的力量,才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在党支部的组织下,张帅积极参与各类党建活动,通过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方针政策,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他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到科研工作中,引导团队成员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热情和责任感。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张帅教授的团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攻克金属粉末制备技术难题而努力。
二、科产教融合,推动产业发展
六盘山实验室作为中试基地,肩负着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任。张帅教授深刻认识到科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他积极践行着党建引领下,“科产教融促发展”的理念,将科研、产业与教育有机结合,推动六盘山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科研方面,张帅副教授带领团队在金属粉末制备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他们通过长时间的反复验证和大量资金投入,成功解决了国产粉末在高端产品领域“矮人一头”的问题。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在金属粉末制备领域的技术水平,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产业转化方面,张帅副教授积极推动实验室的科技成果与企业的对接。他深知,只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张帅副教授正与多家企业建议合作意向,以期将实验室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教育方面,张帅副教授将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中,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他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指导学生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金属粉末制备技术的前沿动态和实际应用,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培养了后备力量。
三、先锋模范,践行样板党支部建设思想
在样板党支部建设中,张帅副教授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不仅在科研工作中表现出色,在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团队建设方面,张帅副教授注重培养团队成员的创新精神和协作能力。他鼓励团队成员大胆创新,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同时,他也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通过组织团队讨论、交流等方式,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团结一心,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在人才培养方面,张帅副教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不仅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他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他的学生在各类科研竞赛中屡获佳绩,为学校和党支部赢得了荣誉。
张帅副教授的模范作用不仅体现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还体现在他对党支部建设的积极贡献上。他积极参与党支部的各项活动,为党支部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六盘山实验室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带领团队在金属粉末制备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他的事迹为全国样板党支部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
未来,张帅教授将继续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带领团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将用实际行动为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达尔文死海”贡献力量,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