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技能成才之路,扬职业教育之帆 ---职业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典型案例

2024-02-08 18:53:43 马爱玲

何海超,男,汉族,出生于1996年,为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通信技术专业在校专科学生,在校期间任普大通信152班班长、艾欣工作室社长,现任青海金蚂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何海超同学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中致力于把理论学习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原动力。在学校他是学院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社团干部”和校级“优秀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他是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省级科技成果的获得者。

一、刻苦学习,全面发展

何海超毕业于海西州都兰县高级中学,是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2015年被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通信技术专业录取。入学以来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处理好了学习、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高标准要求自己,持续努力进取,积极参加各类活动。

在学习中,他一直对通信技术课程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尤其在计算机通信方面格外显著,经常穿梭在图书馆、实训室和机房借助一切条件研究网络拓扑图和相关的专业技能,在网络自学最新的通信技术,在实训室或用真实设备或用模拟器求证。专业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发现了他的专业爱好后积极响应学生需求,对其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上给予了大力的培养与支持。学院教师鼓励其参与学院社团管理工作,组织社团成员承接学院实训室机房及内部网络维护工作,为该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创建了充分的实践环境。假期期间学院多次联系校企合作单位为其联系短期的跟岗实习机会,通过一线锻炼培养,逐步帮助其建

立了从事系统集成及信息化安全职业岗位的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他不负众望,发扬勤学苦练的优秀品质,在短短两年的在校学习时间里,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逐渐在专业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同时,何海超同学敢于创新,善于改革,他和同学们研发的《自动弹开智能插座》获得青海省第三届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创意作品二等奖。

企业微信截图_17073885684531.png

图1  青海省第三届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创意作品奖

在工作中,何海超同学担任班长,任职期间认真协助班主任完成班级建设工作,积极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在他的带动下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建设,投入到社团学习中。班级多名同学先后任职学生会主席、青协主席、歌唱团团长、舞蹈团团长等管理职务,班级两年间团体和个人参与学校、学院各项活动获奖达16项。他负责的学校技术社团“艾欣工作室”更是从最初承担学院实训机房网络管理扩展到学校范围内的机房维护,社团成员队伍不断壮大,从信息技术学院内学生发展到全校学生,带领“艾欣工作室”通过腾讯公司QQ智慧校园平台完成了2016级数字迎新、迎新晚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各类活动在内的多场在线直播活动,社团在他的带领下学校获得腾讯公司颁发的“运营团队建设示范院校”荣誉。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wps1.jpg

图2  学院荣获QQ智慧校园“运营团队建设示范院校”奖牌

二、用心钻研,持续努力

通信技术专业的《网络路由》课程,长期以来坚持项目制教学方法,这样的授课方法引起了何海超同学对数据通信的极大兴趣。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在学校专业的数通实训室训练下,他从按部就班的敲命令到自行搭建网络仅仅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该课程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让他有了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勇气。在专周实训的教学环节,他俨然成为了一个小老师,耐心的带领着自己小组的同学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通过系统全面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社团工作锻炼,他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2017年他通过校内选拔进入了学院计算机网络应用大赛集训小组,获得了参加青海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机会。在训练过程中,他带领团队吃苦耐劳,潜心钻研,不懂的问题及时和老师探讨。为了腾出更多的训练时间来提高技能水平,他和队友们把被褥搬到了实训室,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技能大赛中。时值三月,青海的天咋暖还寒,可他们仍然能把自己练到满头大汗,就是这种认准目标就坚持到底的精神让他们在省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青海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第二名的好成绩,拿到了前往国赛的通行证。

企业微信截图_17073885934537.png

图3  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经验分享

备战国赛的过程中,他们克服了团队换人、国赛设备与省赛设备型号不一、训练时间短等各种问题,最终获得全国第38名的好成绩,这也是我校这个赛项在国赛上的最好成绩。国赛结束后的总结会上,他感谢学校提供这个平台,感谢老师们悉心的指导及有力的后勤保障,感谢身边各位同学的肯定与帮助,让他自始至终都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比赛。同时,国赛也让他看到和发达地区学校的学生相比存在的技术熟练度和全面性等方面的不足。

三、不忘初心,技能成才

大学毕业后,在工作中他秉承学院“强学力行,厚德固本”的校训,将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方法持续应用到工作实际中,并积极学习工作岗位所学的最新知识和技能。毕业2年成为了所在公司的青年技术骨干,2021年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两项;2021年至2022年取得软件著作权5项;2021年至2022年,发布行业标准4项;2022年1月,取得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CISP)认证证书;2018年7月,取得工业和信息化考试中心网络应用工程师证书;2020年6月,取得深信服认证安全工程师证书。

企业微信截图_17073886016431.png

图4   日常工作及参与专利申请

2021年至2022年,他参与的“市场监管领域信息系统安全规划研究与建设实践”和“市场监管大数据应用与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科技两项成果,分别为“国内先进”和“国内领先”,两项成果均是信息技术在市场监管领域持续应用研究的结果。何海超同学学以致用,用自己的技能回馈社会,用实际行动说明“技能成才,技能强国”的真正含义。

企业微信截图_17073886096096.png

图5   获得2项科技成果

四、牵线搭桥,感恩母校

吃水不忘挖井人,何海超同学走上工作岗位后心怀感恩,不忘母校的培养,不忘职业教育给他搭建的广阔舞台。毕业后每年参加学校新生专业教育,给学弟学妹讲述他的成长故事、专业学习的方法和全面发展的路径。他在给学弟学妹们做新生入学教育时说:“我今天所取得的一点成绩,得益于职业教育为我搭建了成长的舞台,帮助我练就一技之长,特别感恩母校的培养!”

何海超所在公司先后招聘通信技术专业学生10余名,他与学弟学妹并肩作战,他们逐渐成为了青海信息安全技术服务领域的骨干力量。2021年何海超同学牵线学校和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校企合作,使双方于2021年12月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在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和1+X等方面持续开展合作。他促进了学校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

何海超同学无论在校期间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钻研技术应用,踏实肯干,逐渐成为了青海省急需的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为青海省信息产业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马爱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何海超同学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全面发展为就业奠定基础;走上岗位用心钻研、持续努力认准发展目标,诠释了技能成才的深刻意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