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新模式,全面推进样板支部建设新发展

2025-04-13 23:38:25 张金福 卢小希 徐勇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人文与教育学院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学院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坚持一个宗旨:党建引领,全面育人。

秉承两个理念: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度学习培养高阶能力的理念。

突出三大目标:样板党支部建设达标,新一轮双高院校(专业群)入选,专业升本争取获批。

聚焦四大改革路径:

第一,聚焦教育的内在属性。同步推进样板支部达标建设和专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体系。加强党支部对专业建设的领导,将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专业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协同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聚焦教育的政治属性。紧盯方向道路立德树人,以优质的三全育人工作方案,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升本发展、学前何为”的重大问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为强国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第三,聚焦教育的战略属性。以“课程改革”“园院融合”的基础工程切入,在行业冲击下,解决好学前教育专业在当前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活力的问题。力争破困局,拓新局,为教育学院的稳步和高质量发展做好战略谋划。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趋势,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课程体系。加强与幼儿园等行业单位的深度合作,实现园院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聚焦教育的民生属性。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和人才供给矛盾,以及“控规减量,提质升档”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保持稳定的略为偏高的师生比的前提下,进行教师工作任务的合理调整,一方面进行课时“减量”,一方面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增量”,以项目任务驱动教师参与科研和教改,在育人过程中切实发挥作用,并具体承担相关工作任务,以合理的“减量”来多渠道保障提质升档的目标。

推进五大工程:

一、样板支部达标建设的三赋能工程。

(一)以样板支部高质量发展赋能并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从力量组织、制度安排、条件保障、考核评价以及8个“更加有力”的各个环节;从支部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常规性工作、发展性工作,开拓性工作,以及专题性工作各个方面,认真处理好目标、动力、方法和路径的问题。处理好干部队伍建设与教师队伍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和样板支部达标建设工作在对象上的全覆盖,在责任上的全链条,在制度上的全贯通。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提高党支部书记和委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完善党支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加大对党支部建设的投入,保障党支部活动经费和场地,为党支部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二)样板支部达标建设赋能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对标学前教育专业国家头部院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金职院的支持下,建立党建工作牵手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合作、课程改革引领合作的创新型合作模式。在金职院的指导与支持下,打造“职业能力较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扎实,职业面向较宽”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具有“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化”、“技术技能课程交叉融合化”、“岗位实践能力高阶化”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三)样板支部达标建设赋能教师队伍发展。建立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教师科研课改能力三位一体同步提升的工作计划;建立部、市、校三级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建设;建立部、市、校三级的科研课题的孵化培育与攻关体系;建立基于每一位教师“课程标准设计”、“教案设计”、“颗粒化教案设计”的三阶梯重构的课程资源建设。努力带领年轻的教师队伍,在困局下依然充满活力的实现院系发展、教师自主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目标。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培训、实践指导能力培训和科研能力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建设和科研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项目申报、研究指导等支持。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对在教学、科研和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党建+、职业+、团建+”强基工程。

党建+1.课程思政建设。

建强思政教育的基础堡垒,建立党课、大思政课、两级党校课、主题党日课“四课”联动贯通以及“四课”课程化建设的工作体系;建立“名师+名园长+名教育楷模”讲党课的制度,将“四课”联动的模式延伸至学生的专业认知见习、幼儿教师教育技能实训、幼儿教师教育能力综合实训、顶岗(适岗)实习、毕业设计五大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融合贯通。制定 “四课” 课程化建设方案,明确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标准。邀请名师、名园长、名教育楷模等走进校园,为学生讲授党课和思政课,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党建+2.建立党建工作信息化平台。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党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传统党建工作”的指示,搭建泛微“数字化党建工作平台”,在党员学习、党务管理、党建活动、党员风采展示、党员素质考核评价、党建服务等各个方面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的党建工作,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党建工作平台,形成新一代基于信息技术的党建工作体系,提升样板支部建设的效能,提升样板支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大对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设泛微 “数字化党建工作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和党务工作者进行信息化培训,提高其运用信息化平台开展工作的能力。利用信息化平台,丰富党员学习形式和内容,加强党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职业+关键一课建设。

打造基于全院每位教师的开学第一课,毕业大礼课(以见字如晤、触屏如晤的新型交流方式),对新生和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第一课和最后一课的大思政教育。在学生入校和离校之前,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感恩教育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送上价值引领、思想熏陶的生动课程。

职业+AI教育。

鼓励并要求教师思考AI迅速迭代和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引导教师自觉开展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改革行动,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在虚拟社群中,通过在线课程学习的方式,完成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和人工智能基础应用技能的自我研修,实现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发展新技能新能力,努力在未来教育中成为称职的教师。

团建+课程。

根据专业5大领域课程模块的教学要求,分别从科学、健康、社会、语言、艺术方面入手。对接原能细胞高科技、鼎恒国际、上海中医大学中医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静安雕塑花园开展以团建为载体的深度沉浸式体验活动。实现团建、思想教育工程和专业人才培养工程与教师凝聚力工程有机融合,助力教师全面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团建+社团。

开展基于学生社群的七大迷你型社团活动。致力于打造学生社团,通过团建加社团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培养个性特长,凝聚价值共识。这些都没有学好。这是第二个工程,即党建家、职业家和团建家的强基工程。

三、健身、健体、健心,三健育人工程。

根据习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全民健康活动,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重要指示,在党支部和院务委员会的协同推进下。积极开展“马拉松、日日常训+健身操周周早训+啦啦操月月操训”的分层次分类别“三健”育人活动,培养未来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具有朝气蓬勃的青春气质和奋发进取、阳光开朗活泼的精神面貌。

四、“扶困、扶智、扶志”,三扶资助育人工程。

着力构建以三扶为特征的资助育人体系,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党员教师中普遍开展这项工作。早晚自修双导师辅导支助,困难学生结对生活资助,优秀学生超常发展志助活动,着力构建以心理辅导物质帮助道德进人,素质拓展、内在驱动力提升、精神激励等有机融合的支柱。育人的长效机制,帮助学生感受党组织的温暖,建立饱满的自信心迎接人生的挑战,感受人生的意义,创造人生的价值。

在党建引领下,人文与教育学院党支部将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各项工程稳步前行,努力实现样板党支部建设达标、入选新一轮双高院校(专业群)、升本专业获批等目标,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定能开创学院发展的新局面,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书写辉煌篇章,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对教育的殷切期望,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


责任编辑:徐勇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建引领全面育人,聚焦样板党支部建设,深化“党建+专业+团建”融合,赋能师生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与民生需求适配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