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7日,英语学院党委在5教楼418室开展第10期头雁讲堂暨5教楼支部建设沙龙,邀请上海市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上海市基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上外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党支部书记刘豪杰老师分享支部建设经验。学院党委副书记曹原、5教楼英语学院、语言研究院各学生支部书记参加学习。活动由专职组织员张文洁主持。
“我最大的心得,就是坚持党建引领,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有机融合,这是输入;其次就是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这是输出。输入和输出紧密结合,就可以夯实支部根基。”刘老师介绍了支部“三会一课”的基本情况,尤其是结合支部党员专业特色开展现场党课、理论研学、场馆参观等理论学习的情况。
“理论学习的开展,一定要和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不能两张皮。只有深度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借助学校宣传部打造的上外学生理论宣讲团平台,支部打造了“行走的思政课”品牌,面向学院党委层面开展210余场宣讲活动,覆盖人群40余万人次,将红色故事、青春理想、初心精神连点成线,生动鲜活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待每一位党员,支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个人优势,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平台”。支部突出价值引领,培养了一批优秀研究生学子,在荣誉奖项、学术发表、项目研究等各方面都有出色表现。
英语学院研究生第十四党支部书记颜若偃同学分享了支部开展“一支部一品牌”活动的相关经验。从选题、定方案,到支部党员通力合作,一场优秀的组织生活需要凝聚整个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班支委协调沟通、群策群力,善用丰富的理论学习资源,结合专业开展特色的多元实践活动,这是我们支部开展各类组织生活的三大法宝。”若偃提到。同时,要做好每学期的计划和总结,做好热点话题的搜集、筛选和关注,可以特别关注与上海和上外相关的时政新闻,注重运用微视频、微党课等多媒体技术,让党建活动有理论深度也有青春活力。
“作为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学生,在实践活动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支部的理论学习?”研究生第八党支部书记刘涛同学提出了自己在支部建设过程中的疑问。对此,刘老师给予了解答和回应:“第一个就是要关注专业课的学习,再一个就是邀请支部党员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学术实践等,因为实践是理论的外在表现,可以在实际的学术交流、志愿服务、联建共建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和理解。”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而建立和武装起来的政党组织。今天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老师的分享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专业优势,对基层党支部建设提供了专业的理论指导。此外,我们还邀请到了语言研究院的同学们到会交流,这也是头雁讲堂向楼宇党建辐射的初步尝试。”曹老师希望头雁讲堂能够打造成集专业理论学习、实务能力训练、楼宇党建交流为一体的基层党建品牌项目,勉励各学生支部从支部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实际需求出发,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创建好本支部工作品牌,将学生党员打造成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先锋队伍。
未来,英语学院头雁讲堂项目将继续定位“党建赋能、头雁先行、群雁齐飞”,开展高质量的理论研学、实务培训、联建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党支部书记、支委党性修养和履职能力,为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做好保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