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风工程中心党支部: 迎风前行,擦亮“风工程”红色品牌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风工程中心党支部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是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目前,该支部有教师党员8人,其中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1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次、河北省高端人才1人次,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1人次,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次,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2人次;支部书记刘庆宽荣获河北省“千名好支书”、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紧贴教育科研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主线,把握一个核心(高质量党建)、三个建设(教书育人、社会服务、科研创新)、一个特色品牌(“强国行”行动“红色风帆”)、四项专项行动(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的“1314”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支部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合作共建
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的头脑。支部每月召开党小组会议和支部委员会会议,每季度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保障思想政治学习规范化、常态化。将支部教育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支部教师党员带头作用,通过课题组会的方式定期组织联合学习、专题研讨、技术交流等活动,保障学生党员政治思想学习与科研创新能力共同提升。覆盖全体党员,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包括集体观看红色电影、《榜样》系列节目,志愿服务活动等,凝聚党员力量,丰富支部党员精神生活。
支部依托高校有利硬件条件,挖掘独特党建元素,深化校际合作,党支部书记刘庆宽教授先后受邀在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进行了40余场立德树人和青年师生成长专题讲座。积极与校企单位合作,探索新型“党建+”合作模式,打造具有支部特色的“红色风帆”品牌,与浙江大学结构工程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党建经验交流,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党支部参评作品“不忘初心,强国有我”获得2024年河北省高校党建主题作品微视频类别一等奖。
党建联建
强化立德树人,聚焦人才培养
坚持立德树人、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并重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色,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学位论文选题等相关工作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保障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每年新生入学期间举办入学教育活动,并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成果展演,将经典诵读、传统技艺展示与文化研讨相结合,既帮助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术生活,又帮助大家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鼓励学生参加线下、线上国内外学术会议包括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等,积极承办召开“风工程青年学者论坛”等学术交流会议,邀请香港城市大学李秋胜教授等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交流,拓展专业领域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
团队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群体”,“新时代河北青年改革典型(集体)”等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团队培养的研究生中,有1人获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7人获得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人获河北省优秀毕业生。近五年,有22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49人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人入选学校“十佳学术之星”,占比均居校内前列。
人才培养
坚持科技创新,聚焦科技赋能
坚持以创新驱动服务科技强国战略,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聚焦风洞试验技术、结构风/雪荷载计算方法、风致振动控制措施和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等专业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相关成果在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学校风洞流场验收中得到应用,相关测试设备技术已经成为国内风洞常备技术。
桥梁抗风研究成果在全球首例双塔斜拉钢构组合体系桥—北京长安街西延线新首钢大桥、国内桥面最宽的结合梁斜拉桥—郑北大桥、京雄高速永定河大桥、云南金东大桥等多座大跨度桥梁的设计建设中得到成功应用。
建筑结构抗风研究成果在首都第一印象建筑北京望京SOHO中心、全国最大的机械展销综合体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国际会展中心、世界最大跨度悬索结构石家庄国际展览中心、石家庄高铁片区超高层地标建筑、广东罗浮宫国际博览中心、宁波新世界广场、银川机场T3航站楼、最大跨度空间网架工程—塔山电厂大跨度钢结构等100多座标志性建筑中得到应用。
在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期间,出色完成了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空中技巧、U型技巧两个赛场防风网的研发建设和赛时技术保障工作,仅用国外技术的1/5造价和1/4工期,解决了冬奥场馆建设“卡脖子”难题,赢得国际冬奥组委、国际雪联、北京冬奥组委、科技部和各国运动员的高度评价,并被推荐为今后雪上国际赛事的标准,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数十次报道,团队因此荣获“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河北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支部引领团队坚持探索科技引领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与应用,为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社会进步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目前,共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数十项,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2022年,团队主持完成的“大型风敏感结构的风效应及控制优化技术”项目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创新
坚持科普服务,承担社会责任
积极响应国家科普工作号召,努力承担科普社会责任,团队多次组织开展优秀科普活动,包括“走进风洞,感受风与风工程”“科创筑梦”等,有效提升学校及周边社会群众对风和风工程的认识,受到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的共同表彰。
服务青少年科普,接待石家庄市四十二中学、台湾桃园市中学、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等多所中小学校学生参观,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和探索能力。创新科普方法,开辟科普工作“线上阵地”,充分利用自媒体工具,向社会大众科普风工程有关知识,搭建包括“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网站、“风洞实验”“八十五分”微信公众号和科学网等科普平台网站,塑造科普工作线上网格。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科普活动,结合科普中国相关栏目,策划并拍摄了科普视频《风灾成因与防治》;结合省政协“委员科学讲堂”活动,支部就风灾成因、防治和风能利用三个方面,为省政协领导和正定中学百余名师生,举办科普公开课,深入浅出介绍风灾的形成机制、危害影响及科学防治措施,展现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价值等。工作中,党支部还充分发挥平台建设优势与多学科交叉特色,不断完善科普工作机制、开设《风工程概论》课程,通过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提升科普工作成效。加强资源统筹,与河北省科技馆开展深入交流合作,分享科普工作开展经验,共同承担社会科普责任。
支部科普平台先后获批河北省科技协会的“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和河北省科技厅的“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风工程科普教育基地”。完成的《风洞烟流试验》作品荣获2023年河北省第四届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二等奖。
科普服务
展望未来,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中心党支部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深入贯彻教育部党组关于“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工作和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党建联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普服务等各项工作机制,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