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帮扶,扶智更扶志——陕西商洛精准扶贫学生成长成才案例

2024-06-13 09:42:26 魏永建 郭琪

在石邮院,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衣着朴素,但内心热情似火;他们眼睛纯洁,但目光催人奋进;他们来自大山,但却渴望着走到外面的世界,用双手去改变生活。他们,就是中国邮政教育帮扶订单生。

一、背景介绍

“推进精准脱贫攻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自2016年起在陕西商洛开展精准教育帮扶工作,每年招收一部分高中应届困难生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就读,为他们提供教育资金支持,毕业后返回家乡邮政基层就业。

二、实地家访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这些学子的帮扶,辅导员利用假期时间来到了他们的家乡进行实地家访。陕西商洛地处偏远山区,当地交通极不发达,由县城通往各村镇的大巴车每天只有一班,且各村镇之间没有交通通勤,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学院招收的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建档立卡或低保家庭,收入来源有限,父母多是因为疾病或照顾老小,不能外出打工,只能依靠种地作为收入。有的家庭住在半山腰上,家里没有交通工具,只能靠步行才能到达;有的家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只有多年前的老式电视和手机算是家里的家用电器;有的家庭兄弟姐妹众多,孩子们上学用的学费和生活费只能靠贷款来支撑。

三、帮扶措施

几天家访下来,几名党员辅导员更加坚定了教育帮扶的信念:回去后一定要更加关注商洛学生,改变一个孩子,就能帮扶一个家庭。

1.打破思想认识上陈旧观念。辅导员老师通过多次谈心谈话,鼓励学生们多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升个人认知能力、沟通和组织表达能力。为他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教育项目,比如: 励志读书会、实习分享会、职业生涯规划比赛、邮政劳模座谈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2.建立家校合一的沟通机制。通过家访,拉近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经过定期沟通,将学生们在校期间的表现反馈家长,并让家长鼓励孩子们多学习、多思考、多动手。家校联动机制的建立,有效促进了学生们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的建立。

3.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教工党支部、成长导师、辅导员每学期与帮扶学生召开座谈会,结合每名同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期规划;定期与专业老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采取课上课下双辅导;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让高年级优秀同学分享学习经验;重点关注他们的考证情况,让已经考过的同学进行一对一指导等。

4.解决个人生活上实际困难。针对商洛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动力不足的特点,党员老师为他们推荐食堂勤工俭学、实训室管理员等社会实践机会,锻炼个人能力的同时也能缓解一下家庭经济压力。小闫同学情况比较特殊,进入大学之前左脚遭受了骨折,大一一整年都是拄着拐杖走路的,推荐他到骨科医院和体工大队进行康复治疗,经治疗,后期康复效果良好。

四、取得成效

来到毕业季,20名商洛学生中有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8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2人获得学院奖学金,人均考取3.2个职业资格证书,100%满足毕业条件、达到邮政企业接收要求。

三年培养,看着他们身上一点一滴的变化,也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成长、蜕变,这就是由扶贫到扶智、再到扶志的提升。在整个帮扶过程中也有很多同学参与进来,充分发挥了同学间互帮互助和影响辐射的带动作用。在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为祖国添砖加瓦、奉献青春!


责任编辑:赵剑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学院针对陕西商洛邮政企业订单生开展精准帮扶,制定了经济帮扶、教育帮扶、思想帮扶等一系列帮扶政策,助力学生成长成长成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