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战略考量

2024-11-22 17:52:42 汪静静 金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一项前瞻性、保障性、艰巨性的工作,事关国家战略全局和民生福祉。新时代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精神实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更是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进而有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遵循。充分认识新时代党对于重大风险防范的规律性认知,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一、新时代党对重大风险防范的规律性认知

高度重视风险是党一贯的理论品质。七届二中全会上,党中央已经从现代化的视角为党的工作重心在思想上、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充分的准备,并预估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号召人民“为民主与自由而斗争”,提出“两个务必”,充分体现了党对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敏锐度和洞察力。新时代,党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自觉主动深化对重大风险防范的规律性认知,以此为针,穿引在从战略方向到战略重点的战略决策中,发挥党在战略风险防范中的主观能动性。

一是注重思维的辩证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准确把握重大风险总体形势演化区间、辩证看待重大风险蕴藏的危与机,在当前与长远、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整体与局部、重点与两点、手段和目的中实现辩证贯通,增强应对重大风险的战略定力。如党中央警惕量变性的风险向质变性风险转化的可能,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这块短板存在风险的严峻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再如2023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极限思维的提出意味着既要看到重大风险可能出现的最差情况,更要看到重大风险中蕴藏的潜在机遇,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是重视风险的全局性。早在巴黎公社问题上,关于无产阶级对旧国家机器的否定问题和掌握新国家机器的风险问题已经显现。现代化语境下,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和全方面的社会物质关系使得当代中国呈现一个“压缩”的结构化特征,重大风险更具复杂性。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局,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强调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的重要意义。对内,在内源性风险和外源性风险上两手抓,前瞻性地统筹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结构性风险,防范和化解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结构性矛盾,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有效解决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间的关系;对外,坚持独立自主性,从容应对世界权力场域变化中的各种风险,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设想。

三是明辨风险的隐蔽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这些风险量大面广,流变性快,关联性强,也经常以一种风险综合体的形式出现。现象和本质的不平衡性规律等要求明辨一些风险表现形式的隐蔽性。意识形态工作是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因其隐蔽性和渗透性使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争夺十分激烈。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在网络空间的虚拟场域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面临“最大变量”,其风险更具复杂性。

四是确保制度的完善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现代政治文明下国家理论建构的新样态。党中央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深化国家安全体系改革,将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各种约束机制,明确风险担当的责任主体,将制度效能的发挥作为应对风险挑战的有力保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二、新时代党关于重大风险防范的价值

一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关于重大风险防范的研判避免了党坠入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跳脱了重大政治风险,积极应对经济风险,走出了一条“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的中国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域下实现守正创新,重塑了社会主义形象,在纵向突破与横向比较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解释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是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任务要求。毛泽东曾言,“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这一论断将管大局的战略与管局部的战术辩证统一,既务虚,也务实。党辩证统筹战略与战术,对于重大风险的把握时刻对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既强调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多次严明要在主观精神状态上充满斗志,积极应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同时又在战术中掌控好变与不变中的“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体系机制抓“牛鼻子”,补“短板”,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克化风险,将风险变为机遇,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汪静静,苏州新东方学校党委书记;金鑫,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讲师)

责任编辑:姜轶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充分认识新时代党对于重大风险防范的规律性认知,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