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多维聚合力 躬身国家治理写担当
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党支部入选教育部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党支部现有教师党员1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支部积极推进党建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聚焦“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四项重点任务,以构建党建“三维联建”体系、打造课程思政矩阵、党建领航立体化实践、科技赋能基层治理为依托,强化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建领航“三维聚力”,联建共建筑发展新局
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进校内外党建联建共建工作,构建“三维联建”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助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以师生联建强基脉,融党建育人“全链条”。支部探索“师生党支部结对—项目化运作—成果反哺”的闭环机制,创建“党建+科研”、“党建+竞赛”等品牌活动,推动党建与大创项目申报、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深度绑定,开展“读书沙龙”“党史学习教育大家谈”等师生共建活动,将支部党建与教学、科研、实践深度“捆绑”与融合。
以跨院联建破壁垒,育学科交叉“新动能”。支部搭建“需求对接—资源整合—成果共创”的跨院协同平台,与商学院、理工学院、人文学院等学院开展“跨院支部联建”活动,以党建联建为牵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理工学院联合申报的“知识工程与数字政府治理学科群”入选市教委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以学科交叉新生态赋能学科和经济社会发展。
以校地联建拓场景,绘协同发展“同心圆”。支部与河西区东海街、红桥区网格化管理中心等部门携手开展“校府党建共建”、“党建+微专业研学”等活动,推动课程建设与基层治理场景的深度融合,同时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师党支部、华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开展“党建+人才培养”、“党建+学科专业”等活动,以跨校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促进双方学科建设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党支部与华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活动
党支部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活动
党建融合专业“创特色”,课程思政矩阵铸品牌
支部以行政管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依托,坚持以思政引领育人,积极拓展课程思政的育人维度,构建“课程建设为基、教材开发为翼、思政项目驱动”的思政育人载体多维矩阵。支部通过多元拓展,将课程思政从课堂延伸到教材、从教学延伸到育人项目,全方位、多层次地落实思政育人目标。
以课程筑基,建精品课程体系。支部致力于打造课程思政的精品课程,以高品质引领育人实效,形成了新时代改革精品课、市级一流课程、市级思政示范课程、全国“精品案例课堂”的多层次课程体系。《政治学原理》荣获“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称号。3门课程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2门课程获评“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课程入选全国公共管理教指委全国公共管理“精品案例课堂”建设计划。
1门课程入选全国公共管理教指委全国公共管理“精品案例课堂”建设计划
以教材强翼,强案例资源库。支部教师编写《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等特色教材,将“社区治理、公共文化服务、应急管理”等多个实践场景转化为教学案例,实现“案例进课堂、思政入人心”,获评“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材”。
以项目驱动,创研教融合模式。支部以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为引擎,支部教师先后获批课程育人、组织育人项目,依托项目研究反哺课程教学和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以课程育人和组织育人项目为基础的案例均获评天津市“三全育人”优秀工作案例。
党建领航实践“强根基”,深耕实践育英才
支部创新构建“研学问道—案例砺能—双创赋能”三维驱动实践育人体系,联动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基层社区搭建育人平台,实现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以研学拓路,扎根基层田野。支部通过社区调研、乡村治理等打造场景化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在真实社会场景中锤炼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能力。支部依托蓟州盘山烈士陵园、西青区第六埠村等实践基地,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抗战精神”“重走长征路”等主题党日活动,将革命精神传承与公共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支部组织师生赴河北区大数据、红桥区网格化管理中心等部门开展专题研学活动,让学生在“中国之治”的治理场景中理解中国之智。
党支部组织师生赴西青区第六埠村开展“乡村振兴中的公共管理”研学活动
党支部组织师生赴天津市智能车联网示范展示中心研学
党支部组织师生赴红桥区网格化管理中心研学
支部以案例砺能,解码中国之治。支部构建了案例“调研—开发—竞赛”的全链条人才培养机制。支部教师年均指导学生开发30个以上原创案例,在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第五届1篇案例晋级32强并获全国二等奖、第六届2篇案晋级百强并获全国三等奖,学校蝉联优秀组织奖,第八届2篇案例获优秀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华北地区、天津市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多次斩获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2024年3篇案例入选教育部中国专业学位中心案例库。
支部教师指导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获奖证书
以“双创”筑梦,赋能学生成长。支部依托“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高水平赛事,为学生搭建从创意孵化到实战落地的完整链条,助力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在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中获得国家级立项3项、市级立项5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高教主赛道中,斩获1项金奖和1项银奖。2024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中,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
党建驱动科研“攀高峰”,科技赋能基层“解难题”
以党建引领科研,激活研究创新动能。支部坚持党建工作与科研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学术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支部教师获批5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和多项省部级科研立项,涵盖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治理、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这些研究不仅提升了学科的学术影响力,也为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充分体现了“党建驱动科研,科研服务社会”的良好格局。
以专家服务赋能,激活基层治理效能。支部教师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撰写关于基层减负、乡村振兴、环境治理等议题的咨政建议,参与天津市科研经费包干制政策制定,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支部书记参与撰写的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基层减负调研报告获国家税务总局主要领导批示,并获天津市第四届高校智库决策咨询三等奖。支部教师关于天津市会展经济发展、编外人员治理、环境治理等咨政建议也被政府相关部门采纳。支部书记作为天津市级专家基层服务示范团(黄南州文商旅融合专家服务团)成员赴青海黄南州同仁市调研,为同仁市文旅融合发展建言献策。支部教师赴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天津市武清区等地调研,为乡村全面振兴出谋划策。
支部书记与学院师生赴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调研
下一步,行政管理系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建“三维联建”体系的聚合力,以思政育人多维矩阵的深入推进为抓手做好教育服务,以多元立体化的实践育人场景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专家服务“组合拳”强化党支部科技赋能作用,不断开拓创新路径,积极回应 “教育强国,支部何为”的时代课题,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