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全院教师开展“AI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改革”专题培训,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护理系教工党支部全体党员教师在系会议室参与学习,围绕AI技术应用场景、教学模式创新及伦理规范等议题展开研讨,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一、聚焦前沿技术,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培训会上,行业专家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演示,系统阐释了AI技术在课程设计、学情分析、实训模拟等环节的应用潜力。例如,通过智能算法生成个性化学习资源、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模拟临床场景,以及利用大数据优化教学策略等。同时,专家强调需平衡技术应用与教育本质,避免过度依赖技术工具而忽视师生互动与人文关怀。护理系教师结合学科特点,重点探讨了AI在护理技能训练、病例分析教学中的实践方向,如利用智能交互系统提升学生应急操作能力,或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护理教学评价体系。
图1 护理系教师参加培训
二、党建引领实践,党员教师先行示范
护理系教工党支部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组织党员教师成立“AI+教育”创新小组。党支部书记马征在交流环节表示:“技术是工具,教育是核心。党员教师应率先探索AI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为教学改革提供示范。”会上,多名党员教师围绕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教学场景适配性、伦理风险规避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对AI辅助教学资源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建设等方向的思考,并针对技术应用中的师生角色定位、隐私保护等关键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全院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改革思路。
三、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协同育人新平台
培训结合当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介绍了校企合作推动技术落地的典型模式。护理系计划联合医疗机构及科技企业,共同开发AI辅助教学工具,如构建智能护理教学案例库、搭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系部将分阶段推进改革:初期聚焦基础技能模块的AI工具引入,中期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后期形成“技术应用-数据分析-动态优化”的闭环体系。同时,将建立教师数字化能力认证机制,通过“结对帮扶”提升全员技术应用水平。
四、以训促改,推动教学模式转型升级
护理系主任韩景新指出,AI技术应用需遵循“需求导向、循序渐进”原则。护理系将结合培训成果,重点推进三方面改革:一是完善智慧教室硬件设施,为技术应用提供基础支撑;二是修订课程标准,将AI工具融入教学设计;三是建立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确保技术应用与育人目标有效衔接。未来,护理系将持续深化“党建+智慧教育”融合机制,以技术赋能培育更具创新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作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建设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始终以教学改革为核心抓手。此次专题培训不仅强化了教师的技术应用意识,更通过党员教师的示范作用,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本。下一步,护理系将以AI技术为支点,持续探索“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新模式,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人才培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