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矿山安全研究院 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
2025年3月30日,宜昌市第四届“330”三峡人才日主题活动盛大启幕,武汉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任帅、武汉科技大学资源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党员叶义成教授和张光权教授受邀出席活动。
叶义成教授代表武汉科技大学与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政府签订《武汉科技大学(宜昌)矿山安全研究院合作协议》,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向新高度。聚焦产研融合,共筑安全屏障,为鄂西地区矿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湖北省“人才强市”品牌活动,宜昌市第四届“330”三峡人才日以“共建三峡新通道·打造聚才新高地”为主题,旨在搭建高层次人才与产业对接平台。武汉科技大学与西陵区政府合作的矿山安全研究院项目,因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而备受瞩目。根据协议,双方将整合武汉科技大学在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优势资源,以及西陵区在绿色矿业产业集群的产业基础,共建独立法人新型研发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宜昌)矿山安全研究院。该院定位为“技术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基地+人才实训平台”,重点开展矿山智能化监测、地质灾害防治、尾矿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计划于2025年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营。作为武汉科技大学资源工程系主任,张光权教授将持续组织和协调建设各方,推进研究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每年为本地企业定向输送10名以上矿业安全领域专业人才。
校地双向赋能,擘画发展蓝图。叶义成教授表示:“宜昌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需求迫切。研究院将依托我校‘冶金矿业工程’双一流学科群,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业应用’全链条体系,为鄂西矿山安全管控提供智库支持。”
深化协同创新,服务长江经济带。武汉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科在2024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前50,此次与西陵区的深度合作,不仅将助推宜昌建设长江流域绿色矿业示范区,更通过技术辐射带动鄂西、鄂东区域矿业升级。随着协议的落地,武汉科技大学“一院一城”校地合作版图再添重要支点。未来,校方将持续深化与宜昌在新能源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智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