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行”成果展示|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建领航文旅新征程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教工党支部成立于2011年5月,现有教师党员22名,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党员12名,包括教授2名、博士4名。支部教师党员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万名旅游英才”1人、省级人才项目4人。2024年,支部入选第二批全省高校“强基创优”建设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和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该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投身“强国行”专项行动,勇担“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按照校党委统一部署,全力推进“双先五链”党建提质增效工程,优化“1234”支部党建工作机制,按照“探索建设——巩固提升——总结推广”的思路,扎实开展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与实践育人工作,为学校发展和无锡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图1:教工支部参观平山堂廉政教育基地
一、党建引领“铺路子”,助力乡村发展焕新颜
在学院党总支的引领下,旅游学院教工支部积极构建党建联盟,与地方党组织开展深度联学联建,致力于打造组织互联、资源互通、经验互鉴、发展互促的良好局面。2021年,旅游学院党总支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共建“红帆”党建联盟,教工支部与度假区下辖的古竹、群丰、和平、万丰四个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社区联合成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服务驿站,并组建了4支教工党员领衔的乡村振兴服务队。
多年来,双方秉持“平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品牌共塑”的理念,在民俗客栈管理运营、乡村旅游线路开发、新媒体营销及文创产品开发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编制《民宿服务质量提升手册》等规范文本,携手指导的“农旅学堂”项目荣获第七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古竹、群丰等社区的12家民宿顺利完成“一宿一品”特色化改造,有效推进了度假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在党建引领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图2:支部与马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展开党建联建
二、数智转型“架梯子”,赋能立德树人强动力
面对数字时代给旅游专业带来的新挑战,支部党员教师主动作为,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模式上,创新提出“四维 - 四域 - 八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成功打造3门省在线开放课程和2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依托校江苏高职院校大数据智能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构建数字化课堂教学新模式,将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智慧景区最新数字科技资源引入课堂,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字思维,有效解决了学生专业能力与企业数智升级不同步的问题。此外,开发“数智课堂”平台,融入AR/VR技术,累计培养2000余名咖啡师等技能人才,为无锡地方文旅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同时,学院举办了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首届酒店数字化运营与营销赛项选拔赛(华东赛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不仅通过全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验收,还高分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国际认证(UNWTO.TedQual Certification),成为无锡首个获此认证的高校,在旅游教育数智化转型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图3:UNWTO国际认证
三、融合发展“迈步子”,深耕江南文化亮名片
以党建为引领,旅游学院教工支部深耕江南文化,构建起“研究—实践—传播”三位一体模式,形成“文化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的闭环,为江南文化传承与校地融合发展提供了创新实践样本。
支部以江南文化为核心,大力推进非遗保护传承与校地融合。推动市级非遗项目立项19项、省级1项,出版《无锡味道》《运河与无锡近代社会》等10余部专著,完成20余项课题。瞿立新教授关于无锡运河非遗保护的研究成果获无锡市委书记批示,实现了学术支撑与政策转化的双轮驱动。
支部联合东林书院、行业协会及老字号企业,打造“社科普及周”“无锡味道文化展”等品牌活动,策划《舌尖上的无锡》宣传片。依托江南饮食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大运河文化研究所,承办中国大运河餐饮文化联盟会议,助力锡帮菜申遗与历史地位重塑,推动沿运城市餐饮产业高质量发展。吴韵插花非遗传承人贾玎老师深入社区开展插花培训,央视《法律讲堂》主讲嘉宾袁灿兴教授开设“人文历史”“饮食文化”主题讲座20余场,受众超1.3万人次,扩大了无锡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袁灿兴教授主讲的《袁博士说》入选全国职教传统美德教育优秀品牌,个人获评无锡市“三精三名”党课名师,形成了“文化育人+媒体传播”的立体矩阵,受到无锡日报、无锡博报等多家媒体的专题报道。
图4:袁灿兴教授--央视法律讲堂
四、产学研用“搭台子”,协同育人模式聚合力
针对文旅行业技术技能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旅游学院教工支部构建了“文化引领、服务为本、数智赋能”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致力于培养“明文脉、善服务、能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型文旅人才。
依托省级社科基地和江南饮食文化研究基地,研发《文化经典诵读》等特色课程,将非遗活化、饮食文化、民宿管家职业标准融入教学体系,打造“魅力城院、最美旅游”文化品牌。与无锡灵山文旅集团深度合作,围绕拈花湾景区打造“特色民宿+文化景区+心灵体验”新业态,定制化培养沉浸式文化服务人才。《非遗活化新路径》入选“中国服务”旅游创意案例,《弘扬江南饮食文化》入围全国职教传统美德教育优秀培育项目,以文化传承赋能人才培养。
支部联合242家单位成立全国文化旅游景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瞿立新教授领衔的“学生实践引领计划”入选国家级提质培优项目。成立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院,聘请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领衔智库建设,牵头通过无锡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验收,发布《中国特色学徒制下无锡文旅人才培养实践》国家级典型案例。现代学徒制、东西协作等模式辐射全国,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无锡样本”,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为新时代文旅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范式。
党建引领是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发展的核心密码。旅游学院教工党支部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在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推动文旅行业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图5:全国文化旅游景区行业共同体--新华日报报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