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下午,由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与国贸系联合主办的“党建赋能·智创未来”教学创新沙龙在A308国贸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以“智汇商科教育 深耕智慧课堂”为主题,由马媛副教授担任主讲,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教师、国贸系教师团队及化材、计算机、机电学院教师代表共同参与,围绕知识图谱AI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展开跨学科交流。
一、党建引领知识图谱革新,智慧教育赋能教学场景
马媛副教授以政策导向与创新实践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知识图谱AI课程的核心逻辑。她指出,在教育部“101计划”“人工智能+X”课程群等政策推动下,该课程通过结构化知识整合、AI全场景赋能及可视化学习路径设计,将碎片化知识转化为系统性架构。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为例,课程通过定义“顺序”“依赖”“递进”等6类知识关系,引入企业真实业务案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学生可借助AI推荐拓展资源,学习效率提升显著,为商科智慧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活动中,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特别强调,知识图谱AI课程的建设是党支部落实“数字中国”战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将“一带一路”贸易案例融入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战略,厚植家国情怀,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1
二、跨学科协同构建生态,AI技术融合培育新质人才
与会教师围绕AI技术的跨学科应用展开热议。国贸系冯娟主任提出:“AI能在模拟实验中动态生成贸易场景,如跨境支付风险模拟,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掌握真实业务逻辑,解决了传统实验场景固定化的难题。”陈文芝副院长从思维培养角度补充:“AI通过分析学生答题轨迹,能精准识别逻辑漏洞,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质疑,这对批判性思维培养很有帮助。”国贸系姜亮老师进一步提出技术融合思路:“未来可深化AI技术与国际贸易教学的跨学科合作,共同开发基于AI的跨学科课程和项目,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2
活动最后,马媛副教授总结表示,知识图谱AI课程的价值在于“标准化框架+个性化应用”,各学科可基于统一建模逻辑,将其复制到化学实验、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等场景。国贸系教学团队将联合教工第一党支部启动“AI课程共建计划”,重点推进核心课程教学资源标签化管理、过程性数据驱动测评,推动技术赋能教学从理念走向实践。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在闭幕致辞中强调,党支部将持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三个聚焦”推动工作落地:一是深化“党建+课程思政”,将AI技术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二是拓展“党建+跨学科协作”,搭建多学院党员教师合作平台;三是探索“党建+社会服务”,推动AI课程资源向行业企业开放,助力产教融合。此次沙龙以党建引领为纽带,展现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多元可能,为培养数字时代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创新人才提供了新范式。
3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