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6日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迎来了一门全新的本研贯通公选课——《走近人工智能》。课程由张晶、田彩丽、陈郡、南玉茹、郭晨和杨婧等几位老师主讲,以通识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生揭开了人工智能神秘的面纱,吸引了众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积极参与。
课程首次开讲便引入了前沿的数字人技术,让数字人走进课堂,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授课体验。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直观地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力,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第一讲的作业也是让学生们制作数字人进行个人简介,学生们兴趣浓厚,积极性较好。
图1 数字人自我介绍
图2 学生制作数字人进行个人简介
在课堂上,主讲教师张晶从“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能做什么”以及“相关技术是什么”等角度展开讲解。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学生们对人工智能有了初步而全面的认识。后续课程内容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应用场景以及核心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同时,教师还结合农业领域的实际需求,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精准农业、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激发了学生们对跨学科研究的兴趣。
图3 走近人工智能第一讲
此次课程的开设,不仅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教育改革方面的积极探索,更是对“新农科”建设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引入数字人技术,课程不仅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前沿科技的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农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走近人工智能》课程的首次开讲,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人工智能世界的大门。未来,该课程还将继续深化内容,拓展实践环节,为培养具备跨学科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