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强边固防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1月11日至13日,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我们的边疆·开放中的边疆发展”为主题,组织师生代表前往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开展寒假实践研学活动。本次研学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燕飞副院长、申斌副院长带队,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胡玉荣主任、班主任周笑宇博士以及28名本科生,10名研究生代表参加。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调研团队首先到勐腊解放纪念碑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 解放纪念碑是勐腊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奋斗、流血牺牲、实现翻身解放的胜利象征,是一座永远屹立在勐腊各族人民心中的丰碑。在详细了解勐腊的发展历史以及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后,成员真切感受到先辈展现出的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甘于奉献的爱国情怀,整齐列队向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烈士们敬献鲜花,表达崇高敬意和深刻缅怀。
走进经济合作区,感受开放力量
在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团队成员于磨憨国际商贸服务区国门会客厅、南坡国际产能合作区、磨憨铁路智慧口岸综合展示区进行参观学习。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是云南和昆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具体行动。通过讲解员的现场教学,成员们不仅对磨憨口岸的地理区位、发展历程、通关情况、发展规划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了解到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好、维护好、运营好中老铁路的具体实践。
探秘热带雨林,领悟生态理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望天树景区依托望天树—热带雨林群独特的自然资源,坚持把生态旅游作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来抓,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望天树景区生态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是“保护促成发展,发展促进保护”的生动范例。通过探索自然之美,成员们不仅加深了珍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也深刻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进一步理解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科学理念。
深入边境村寨,共赏幸福华章
调研团队以“走、听、看、谈”的方式在尚岗村、磨整村、上龙茵村等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了解村寨的发展情况,一副副“边疆美,边民富,边境稳,边防固”美好画卷在成员们眼前徐徐展开。“党员+N”网格责任治理架构彰显着“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正在唱响云岭大地;村寨内各类农林经济产业,民宿等各类具有边境特色的旅游业资源,体现出百业兴旺的幸福底色;各村寨中,彰显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标语随处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成为了村寨的核心地标,标志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且边疆人民团结奋进、共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
通过本次“行走边疆·理解中国”的活动,研学团师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了新时代党的基层党建和治疆方略、明白和领悟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近距离的感受到全面乡村振兴的实践伟力,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也有了深刻体会。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继续关注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持续深化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发挥专业优势,勇担时代使命,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云南篇章中贡献力量与智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