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融合·双擎驱动 | 冶金学院上线DeepSeek-R1(671B)大模型
为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我院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完成DeepSeek-R1(671B)大模型在公有云端和DeepSeek-R1 70B模型的本地部署。这一“云端协同、双擎驱动”的创新实践,实现了公有云服务与私有化部署的有机融合,构建了“云端智能中枢+本地高速算力”的双擎体系。云端部署的DeepSeek大模型(满血版)具备多模态数据处理、高精度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可高效支持智能教学、科研协作与校园管理场景;本地部署的70B参数训推一体机则通过高效算力与专业算法,为校内提供低延迟、高安全性的模型训练与推理服务,满足教学、科研的即时需求。
一、云端赋能,打造高职人工智能教育“新基建”
依托中国电信强大的算力网络与技术支持,学院接入的一站式智算服务平台具备三大核心优势:
1、弹性算力供给:可按需调用千卡级GPU资源,支撑复杂AI模型训练;
2、数据安全闭环:通过专属加密通道,保障教学科研数据主权;
3、产教融合接口:无缝对接工业质检、智慧矿山等区域特色场景数据集。
该智算平台深度融入人工智能专业集群建设,打造“教学实验-项目开发-产业应用”全链路实践平台,通过构建“数字技术赋能+产业需求反哺”的双向驱动机制,为我院人才贯通数字能力与产业实践搭建起能力转化桥梁。
二、70B大模型校园生根,重构智能时代技术技能培养范式
在强化公共算力服务的同时,学院投资建设的本地化70B大模型正式上线运行。这一模型具备以下突破性价值:
1、教学场景深度适配:支持多模态交互、代码生成等教学刚需功能;
2、垂直领域知识嵌入:融合冶金、材料等专业课程知识库,打造“行业大脑”;
该模型的部署使学院为区域产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智力引擎”。
三、双平台协同,重构产教融合新范式
“云+端”双平台的战略布局,不仅解决了学院面临的算力资源短缺难题,还以私有化部署筑牢技术自主可控根基。未来,我们将重点推进两大方向:
1、开发镍钴冶金工业大模型,深度服务金昌“2+4”千亿级产业集群智能化升级;
2、建设智能制造认证中心,开展生成式AI、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人才资质认证。
未来随着双平台的深度融合,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正加速从“人工智能技术使用者”向“产业智能化方案提供者”转型。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下,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数字基因”重塑校园生态,为区域产业输送懂原理、会实操、能创新的AI+技能复合型人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