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药剂系党员教师指导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2024年11月2日至2024年11月3日,在指团队导老师--药剂系党支部组织委员李小军老师的带领下,药学院“兰儿菇娘-名贵珍稀药材杜鹃兰的产业化”项目团队成员前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林海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下种植示范基地,为加快推进项目进展开展了实地调研工作。此次调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珍稀植物生境需求的认识,也让团队明确了示范基地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项目的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杜鹃兰作为一种珍稀的药用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上具有极高的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了杜鹃兰在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方面的显著效果,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然而,由于其自然分布狭窄、繁殖困难以及过度采集等原因,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目前已成为濒危物种。因此,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杜鹃兰的优质规模化种植,对于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满足市场需求至关重要。团队将菌兰共生培育技术应用于示范基地,通过将鬼伞类真菌与杜鹃兰种子共生培育,帮助杜鹃兰种子获取更多的营养物质,极大提高了杜鹃兰种子的萌发率和杜鹃兰培育成功率,从而推进示范基地建设。
在团队指导老师与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前往基地内杜鹃兰育苗区、露天种植区以及基地实验室开展考察工作,观察记录了杜鹃兰生长情况以及菌兰共生关系,采集并初步处理了大量植物与真菌样本。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与基地负责人展开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种植基地当前面临的挑战。为解决问题,双方就优化杜鹃兰生长条件、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展开探讨,提出了改良菌种、菌材,明确种植规范等想法,初步确定了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对种植基地内其他优势菌种与杜鹃兰植株样本的分析研究,我们有望寻找到促萌发作用更强的菌种,探索更适合杜鹃兰生长的微生物环境。
本次实地调研为“兰儿菇娘-名贵珍稀药材杜鹃兰的产业化”项目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将持续推进实验室研究,加快推进杜鹃兰种植技术标准化工作,实现杜鹃兰优质规模化种植与产业化发展。同时以此为契机,深化与种植基地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更加高效的繁育技术和管理模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杜鹃兰这一珍贵药材将真正走向市场,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