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顺应开放合作的时代潮流,才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之道

发布时间:2025-04-21 10:34:45

当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砸向中国时,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俄式面包房正飘出诱人香气,秋林公司的红肠柜台前排起长队,松北新区的跨境电商仓库里货物川流不息。这座百年商埠的繁荣景象,恰是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生动写照。历史一再证明,任何违背经济规律的单边主义行径,最终都会像打在钢铁长城上的木棒,注定徒劳无功。

中国经济早已构建起"双循环"的铜墙铁壁。在哈尔滨,传统老字号与新兴业态共生共荣:马迭尔宾馆与亚朵酒店比邻而居,秋林里道斯与良品铺子共享客流。这种多元化的商业生态,使得关税大棒如同打在棉花上——当美国对某类商品加税,消费需求立即转向其他品类;当出口受阻,企业便深耕内需市场。哈尔滨电气集团在核电设备受限时转向风电领域,哈药集团在化学药受制时加大中药研发,展现出惊人的市场适应能力。

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更使关税大棒自伤其身。在哈尔滨经开区,美国GE公司的风电叶片与本地企业生产的塔筒组成完整机组;哈飞空客的复合材料车间里,中法技术人员正在共同攻关。现代产业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美国对中国商品加税,实则是对全球供应链征税。正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用各国冰块雕琢出命运共同体,世界经济也不可能被人为割裂。

回望历史,1930年代《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曾加剧大萧条,2002年钢铁关税最终伤及美国汽车业。今天,当松花江畔的哈尔滨大剧院上演中外合拍剧目时,当自贸试验区内各国商品自由流通时,逆全球化之举更显荒诞。这座城市见证过中东铁路的纷争,也亲历了开放带来的繁荣,深知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站在索菲亚教堂广场,看白鸽掠过巴洛克穹顶,更能体会:中国经济就像哈尔滨的中央大街,花岗岩方石历经百年车马仍光可鉴人。关税大棒或许能激起一时火星,但改变不了钢铁的本质。当哈尔滨的丁香再次绽放时,人们终将明白:顺应开放合作的时代潮流,才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之道。


责任编辑:徐慧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关税大棒或许能激起一时火星,但改变不了钢铁的本质。
    热度
    more +
      Baidu
      map